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钟的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一首题为《送母回乡》的古体诗,在各大网站和诗词读本上广为传播,并被署名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然而,据考证,其真实作者实际上是当代诗人寓真。令人尴尬的是,这首署名以讹传讹的诗不仅入选了大量少年儿童诗词读本,甚至被冠以“小学必背”进入各种音视频课程加以贩售。
熟悉李商隐诗歌的人,就算没有经过认真考证,大概也会对这首诗的语言产生疑窦。李商隐的作品精巧华丽,擅长用典,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例如其代表作之一《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但是,这首《送母回乡》的风格属于直抒胸臆,与李商隐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
当然,仅以创作风格判定《送母回乡》不是李商隐所作还不充分。质疑者通过曾刊发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以及寓真诗集中的选录,证实了这首诗是当代诗人寓真所作。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习了这首署名“李商隐”的诗,无疑给他们留下严肃的知识谬误——无论对认识李商隐真实的创作风格,还是深刻精准地体会唐诗文化,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并非个例。比如,网络上流传的许多冠名为仓央嘉措的情诗,就有不少是现代人的作品。比如那句“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实际上是歌手朱哲琴演唱的《信徒》的歌词,词曲作者是著名作曲家何训田。就连《仓央嘉措诗传》也承认:何训田《信徒》的修辞之复杂、意境之优美、文字之洗练,在“仓央嘉措情歌”中完全找不到一丁点儿影子。
在传播的传统年代,经典文本通过教材、大众传媒等介质,得到解读、分析和扩散,从而为公众所熟知。随着互联网文化深入大众,出现了一种新的逆向传播现象:一些教材和媒体在互联网上寻找素材,有的教师不加辨别地从网络上搜集教辅资料,一份形式精美但内容经不起推敲的教学PPT就完成了。互联网上的内容泥沙俱下,不少所谓名家名作都是以讹传讹之作。
少年儿童处于求知欲的旺盛期和学习记忆能力最强的阶段,年少时背诵的诗词,往往会留下终身记忆。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知识,同样会影响一生的眼界和见识。因此,如果向少年儿童传输的知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危害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经典教育来说,只有坚决地维护经典的纯正性,才能原汁原味地继承和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对经典文本的篡改,都是对文化先人的诋毁。
也许在短时间内肃清网络上流传的错误信息存在一定困难,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仔细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是他们不容推却的责任。无论是教案制作还是作业设计,教育工作者都要本着正本清源的理念,从权威渠道搜集资料。在互联网教育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教育工作者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传播的弱点与缺陷,有意识地提高分辨能力,而不是把网络内容拿来就用。
当然,如果没有媒体的助推,如此牵强附会、张冠李戴的错误不至于扩散,贻误更大范围的受众。因此,媒体从业者也要形成警惕意识,在转载和引用经典文本时注意使用权威信息源,而不是人云亦云,机械地“复制粘贴”。传播者多一分谨慎,就能避免在更多人的心里播下谬误的种子,阻断恣意生长的错误枝芽。
总而言之,对待经典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每个人都要保持慎重之心。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化先人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也是对下一代教育必须的严肃与认真。为经典之路清除杂质,才能更好地延续传统,也才能创造未来文化的繁荣。(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