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一陵
“校长爷爷别怕,拔白头发我比你专业。”4月13日,河南太康县一位6岁小女孩为“校长爷爷”拔白头发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不少网友留言点赞:“感觉像父女”“这是最朴素的校长”“校长好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
“校长爷爷”是河南省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张鹏程。满头的白发、黝黑的皮肤、脸上布满皱纹,孩子们叫他“校长爷爷”,但其实他是一名80后。出生于1982年的张鹏程,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已经11年。他在本要撤并的小学里,守护着140多个孩子,其中多数是留守儿童。为了解决孩子们上幼儿园的问题,张鹏程在上级拨款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个人垫资14万,在学校里开办起幼儿园。目前,幼儿园还在艰难运转,为了保证幼儿园的日常开支,张鹏程到处借钱,找遍了亲戚邻居。因为建设小学和幼儿园,张鹏程的家还是毛坯房。
张鹏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师者大爱,正是出于对这些农村孩子的一片爱心和热诚,他选择了一条异常艰辛的办学道路。这份坚守令人感动,尤其值得歌颂与敬重。
但是在感动之余,我们也不得不追问,张鹏程的办学之路是不是可以不这么艰难?比如报道提到,2018年张鹏程调回家乡的二郎庙小学当校长时“当时全校只有不到30名学生,上级也曾有撤点并校的意向”。实际上,如果说这所学校还有将近30名学生,说明村民对其有很大的需求,这个时候是不宜将学校撤并的,上级部门更应该秉持倾心办好村民家门口学校的原则,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让村民们能够就近上好学。实际上,当张鹏程倾尽心力,又是修葺楼顶、又是硬化操场,并在学校里设置了食堂和宿舍后,学生人数从当初的不到30人,增加到现在的90多人,由此更可以看到,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对村民们的重要性。
目前,二郎庙小学五个年级共有90多名学生,但只有8位老师。再加上幼儿园的50多名孩子,他就成了这140多个孩子的“校长爷爷”,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外,还要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学校缺老师,张鹏程不得不充当万能角色,“学校缺什么老师,我就教什么课程。”可见,这所学校师资的薄弱。因此,我们在为张鹏程的坚守感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补充师资力量对于这所学校发展、对于满足孩子们的学习成长需求的迫切性。
太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曾被国家划入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到2017年底的时候,160万人口中仍有15万多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基数较大。这样大基数的贫困人口在全国也为数不多,直到2019年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可想而知,当地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财政力量也有限。但这并不是不重视教育的理由。教育是最持久有效的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教育仍然发挥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出彩的人生,不仅关系教育公平,也关系社会公平,不仅是落实发展义务教育主体责任的要求,也是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80后校长的满头白发、以校为家,是一面镜子。它提醒各地,告别绝对贫困、进入乡村振兴阶段,要真正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加大教育投入并优化投入结构,更多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不仅要提升硬件办学水平,也要努力改善教师待遇,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力,破解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