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预测,“五一”假期全国客流量将达到2.65亿人次。“五一”小长假首日,北京市公园共接待游客114万人次;上海外滩瞬时客流峰值达6.1万人次;浙江多个景区相继发布限流公告……网友称其为“史上最火爆五一小长假”。
“火爆”小长假背后,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细化。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畅游大好河山,感受美好生活,共享祖国繁荣发展成果。虽然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依然繁重,但各地严格落实防控举措,及时发布安全健康旅游提示,做好体温监测、公共设施消毒,有序开放并控制景区客流人数等。假期里“流动中国”也恰是对中国经济快速复苏最生动的写照。
“火爆”小长假背后,是基础建设硬实力的扎实。在交通强国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原本相对独立发展的交通方式正朝着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公路、民航、铁路和水运也依托自身优势,为民众构建出一套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火爆”小长假背后,是文化自信软实力的强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红色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折射出我国经济实力和民众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前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熏陶,特别是对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视。
“火爆”小长假是文旅产业快速恢复的重要标志,其背后体现了整个社会满满的精神活力,这不仅来源于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更源自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牢固。而通过“假日经济”这一独特视角,我们亦不难发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经受住疫情的“压力测试”后,正向着更繁荣的未来前行。(文字:张鹏;漫画: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