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五年震楼暗战:顽固“制噪”的与竭力对抗的
首页> 时评频道 > 正文

五年震楼暗战:顽固“制噪”的与竭力对抗的

来源:澎湃新闻2021-07-10 15: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502室与602室之间的矛盾早已不是秘密。

  楼上漏水,502室使用震楼器报复。包括602在内的其他住户曾上门、报警、拉电、投诉、信访、甚至诉至法院,但502室闭门不出,震楼噪声不绝。

  4月的最后一天,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小区,震楼暗战终于告一段落。此前的近五年里,这栋“关爱楼”绝大部分住户的生活被震楼器搅得寝食难安,鸡犬不宁。

  事情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后,双方暂时休战,因噪音搬离的住户陆续搬回,“常年没觉睡”的老人也长舒一口气,直说“救了一条老命”。

  震楼方和被震楼方都不愿就此多说,而被当事双方殃及4年多,邻居的态度也是:“楼道里已经没有噪声了呀,他已经停掉了呀,你们不要再问我了。”

  但邻居们也忧心,噪声随时会回来,因为震楼器被视为反击利器、谈判砝码。而身处噪音“震中”的两家人,矛盾积怨却并未随震楼器的关停得到化解,很难说谁获得了“胜利”。

  以牙还牙有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在知乎平台有关震楼器的讨论话题中,更多“过来人”总结经验说,不建议、不鼓励大家使用这类震楼器,“以暴制暴”式的报复方式,它并不解决问题,甚至会让问题恶化,最终还需要双方理性地协商解决问题。

  超60分贝的“怪音”

  4月某日的凌晨2点,702室的王老太又一次被吵醒了。

  这次是“哒、哒、哒”的木鱼敲击声。她数了数,10声,比前一晚少了10声。但噪声并未就此结束,紧随木鱼声而来的是类似无线电播送时发出的刺耳含混的电波声、人说话的声音……各种混杂的声音灌进耳朵里,她觉得“心脏难受得要死”。

  与因早年耳朵开刀而听力有所下降的王老太相比,她年已八旬的老伴钟老先生受噪声侵扰则要更甚。由于听觉敏感,这几年来,即使戴了静音耳塞,他也总因各种声响而无法正常入眠。

  为躲避噪音,702老先生常在客厅坐到天亮,一次起身时不慎晕倒,撞在椅后的窗台沿,4根肋骨折断。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实习生陈灿杰 图

  由于长期缺觉,钟老先生总是“昏昏沉沉”的,身体每况愈下。他甚至两次跌断自己的肋骨:2018年8月24日,彻夜不绝的噪声使钟老整夜无眠,他在客厅内坐到天明,起身时头一晕,昏倒时腰部重撞在地,导致4根肋骨骨折;2019年5月,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1根肋骨骨折。

  702室老先生第一次摔伤后拍的X光片

  第一次摔伤后,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女儿曾建议他们出去住宾馆,但王老太并不情愿:“我不能睡(宾馆)的,真的不习惯的。”

  事实上,不仅是王老太两口子,许多“关爱楼”的住户都或多或少处于“噪声攻击”的范畴内:声音响起时,王老太将手搭在室内门窗上,就能感受到与声相伴的抖动;噪声最先出现的日子里,2楼住户曾上楼拜访当时担任楼组长的王老太:“他以为是地震,因为放在凳子上的茶杯会轻轻跳动”;802室、902室干脆将房子挂上卖房网站,由中介转手他人,已于2020年秋天搬走的802住户就此表示:“大家卖房子都有噪声的原因……(如果噪音没了)能不卖的话大家都不想卖”。

  而据此前《新民晚报》视频报道,3楼一住户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不得不每晚去自己丈人家睡觉;601室女士称自家的四室两厅无一处能免于噪声干扰,老人、小孩都不得安眠;另一位孩子即将中考的女士则为自家孩子的学习效率担忧不已。

  住户们都知道噪声源来自同幢楼502室——2017年开始,居委会、派出所等机构多次挨家挨户排查噪源,查至502家门时,502住户闭门不出,但当其电闸被拉断时,噪声戛然而止。

  502住户的直接“攻击对象”是602住户。

  在一封举报信中,602住户王女士称自己不得不在噪声稍轻的客厅打地铺。在对噪声进行具体描摹时,她称那是一种“生锈齿轮转动的声音、抽水马桶声音、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敲木鱼声等”交替播送的“穿透力极强的高分贝低频噪音”。

  这很大程度上与此前《新民晚报》在一则视频报道中呈现的声音分贝测试结果相吻合:4月29日,该报一记者手机中的分贝测试软件显示,602室中的噪声已超出60分贝。

  而根据我国《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以住宅、文教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当噪声源位于学校、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中时,建筑物内卧房的噪声容许范围为: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白天(6时至22时)不得超过40分贝。

  友邻反目

  打开震楼器,噪音无差别地扩散,作为“肇事者”的502室住户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到底与602室有什么过节,502住户要以这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噪声攻击”开展报复?

  对于震楼近五年的缘由,邻居们表示所知有限。702室的王老太认为事情源于2016年6楼水管漏水后两家沟通不当;8楼住户则听闻还有“6楼制造噪声”的原因。

  据王老太和501住户介绍,以前502室的李女士和602室的王女士还是一起逛街、散步的要好朋友,两人有时还会搭对方的顺风车上班。

  澎湃新闻就此多次联络双方当事人,但602室王女士和502室严先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保持缄默——对于澎湃新闻就此事的核证而打去的电话、发送的短信,严先生未予回应;王女士则以“正在协商,不愿再激怒502”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不过,在2019年6月19日写给信访局的另一份举报书中,王女士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了事情始末。举报书末尾留有9户同楼住户签名,7楼王老太、802住户俱在其列。

  在举报书中,王女士将两家矛盾起源归结为“2016年10月自家阳台水管老化造成洇水到502室阳台天花板”。据她表述,在那之后,502住户先是堵住了阳台落水管,并拒绝就洇水一事进行协商、沟通,而是进一步堵塞602室生活用水水管出水口。王女士和先生因此不得不请来物业帮忙疏通水道。

  然而,尽管水道疏通了,两家的沟通却不再友好通畅,而是慢慢步入僵局——王女士在举报书中称,水管事件之后,502室曾多次上门交涉。不仅如此,自己的先生还曾被502室严李夫妻“殴打”。

  此事亦得到时任楼组长王老太的印证。2016年11月9日下午,502室严李夫妇与602室王先生在一楼电梯口“狭路相逢”,二人随即对王先生进行追打,后者抱头躲避、逃出楼道,但二人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以花坛中的指示木牌再度攻击后者。

  混乱的厮打持续了十几分钟,最终随周边居民的聚集、劝阻而停止。

  据王老太说,楼外的摄像头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居委成员随后报警。考虑到邻里关系,在居委书记、调解员、楼组长的劝解下,王女士与先生希望居委会出面让502住户赔偿其身心伤害、衣料费用、误工费用等共计3万元,经居委书记调停,金额被降至2万。但502住户拒绝赔付。

  澎湃新闻随后几次走访居委会,试图了解此次冲突始末及其他有关当事双方矛盾的信息,对此,居委会表示采访须经街道办同意,而街道办工作人员称请示后回复。但截至发稿日,记者未获相关回应。

  王老太一度认为,在602不再追究502打人的事后,两家之间的矛盾会就此终结。然而事情的走向却出乎她的意料,两家积怨越来越深。

  这在王女士的举报书中有所体现。王女士称,502室严先生曾让人堵在自家门口,称室内有人敲击物品、制造噪音。但当时自己一家人都在美国。为证实家中无人,也未敲击任何东西,王女士不得不联系自己的父亲配合民警、居委会开门检查。

  她同时提到,那之后502住户便在自家窗外、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双方的矛盾也再次升级,期间发生过激烈的口角和对峙。

  就王女士所提的对峙情况,记者试图向502室住户求证,未得到回复。

  502住户安装在窗外的监控

  无计可施

  “关爱楼”的其他住户并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倒不如说,他们试过许多能想到的办法,仍然没能让噪音停下来。

  据702室王老太的说法,直接上门沟通、联系居委会和信访办等机构协助调解、报警是最初的方法。但居委会、住户调解或民警到访,也未能敲开502的门。

  501住户告诉澎湃新闻,报警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来好几拨民警。但结果总是相似:面对紧闭的502家门,民警无法强行入室查验、取证。民警到来时噪声常被关停,一旦民警离开,声音又会再次响起。

  澎湃新闻记者试图向当地派出所了解这桩纠纷的处理情况,未能获得回应。

  702室王老太说,602住户也曾“以暴制暴”,在深夜用木头重重敲击地板,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但这种反击往往不会持续多久,就因为自己和其他邻居有意见而告停:“这几年他一敲我第二天就去找他,他不像五楼,他会开门和我说话的。我说你想干嘛?我们楼道都不要睡觉的吗?难道你们就准备一直这样对敲吗?我可以批评六楼的。”

  数次往复之后,被波及的住户们转而向法院求助。2018年,王老太曾与602住户、402住户上过法院,被告知要去指定的专业检测部门出具环境噪音检测报告,而检测机构则表示,被检测对象须为单位而非个人。

  得知法院也无法解决噪声问题,702室的王老太说自己“凭良心讲也失去信心了,还能怎么办呢?”

  起诉无果之后,关爱楼住户一方面仍未放弃报警,继续联系各类机构介入事态,另一方面也寻求其他解决方法。

  2019年7月4日,关爱楼全体住户曾就处理噪声一事组织签订“居民公约”,公约禁止住户制造扰民噪声,并要求各户人家在噪声出现时配合警方开展排查,整幢楼22户住户中,只有502住户未在公约上签字。

  燃气公司工作人员无法联系到502,在其门上贴了换表通知

  王老太也保留着同样深受噪声侵扰的1002室沈老先生于2019年7月21日写给502住户的一封公开信。在那封信中,沈老先生试图劝导502住户不要再纠结于过去的纠葛恩怨,而是坐下来参与沟通、调解,让“关爱楼”变得名副其实。但信件如同丢进大海的一粒石子,毫无回音。

  关爱楼

  事情发展到后来,住户们发现,想要在关爱楼中摆脱噪声、获取片刻安宁,可行的方法只剩下一个:拉电闸。

  据王老太介绍,拉电闸要经过一定程序:先打110,民警来了解情况之后,再由住户打电话给物业,由物业拉电。她说,最厉害的时候,他们一天能打8次110。在她的表述中,去年春节新搬入的9层住户就曾因为妻子生病而数次打110拉断502室电闸,此举招来了502住户的一点回应——严先生打电话给9层住户,让他不要管自家的事。

  震楼“余音”

  2021年4月29日,事件经《新民晚报》报道后,这场由邻里矛盾衍生出的“噪声攻击”引起了数以万计民众的关注。当晚,关爱楼住户听到的噪声频率和音量都有了明显降低,原本急促的“哒哒哒哒”变成了略缓和的“哒—哒—哒—哒”。30日上午,所有噪声都消停了。

  王老太说,502住户似乎已经搬离,以往会在晚间亮起的阳台灯光没在新闻曝光后亮起过。此前搬出去睡的住户则相继搬回,他们大都沉浸在“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欣喜之中。

  尽管如此,震楼的阴影也还未消散。即便噪音已平息20多天,王老太还是有点担心,害怕时间长了“又要开始震了”,她数次表示,自己和其他住户一点精神损失赔偿也不要,只要安静,只要502住户别再弄出噪声了。

  澎湃新闻就此种担忧向严先生、王女士询问两家协调进度,但严先生得知来意之后便挂断电话,王女士则表示目前“没有结果”。居委人员则称,两家曾在6月下旬进行过沟通调解,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事发之后,有关“邻里关系”和“震楼”的讨论也在更大范围内被掀开。尽管以“震楼器”为关键词已经无法在电商平台检索到相关商品,但只要转换思路,以“震楼”、“楼上邻居”、“噪音反击”等词展开搜索,仍然可以检索到多款震楼器。

  震楼器形如拖把,价钱一般在200元上下,常见的相关套餐有四种:震动、敲打、震动+敲打、震动+敲打+音响。“不伤墙、不留痕”和“自家声音小、楼上声音大”是常见的商家宣传用语。

  销量最高的一款震楼器有1000+人付款,商品评价中,许多购买者购入震楼器都是因为楼上“制噪”且多次沟通无果,一些人因此将此举称为“以牙还牙”。

  但以牙还牙有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一位住在陕西省的知乎用户“心心”以“对峙”形容自己与楼上住户之间的关系。“对峙”起源于2020年9月,至今已八月有余。其间,双方曾于2021年4月5日发生肢体冲突,心心的手掌在冲突中被划伤,她的母亲也在拉架中受伤住院。

  起因仍是噪声。由于被每晚持续几小时的孩童跑动声、拉动家具声、重物落地声等噪声困扰而无法安眠,心心先后多次与楼上住户沟通,但双方并未就问题的解决达成一致。她与先生遂自费做了隔音吊顶,可吊顶只能隔绝声音,隔绝不了震动,楼上孩子跑起来还是“地动山摇”。

  多次向物业、警方求助也未有助益。心心于是开始以大音量播送音乐、捅天花板等方式进行“反击”,对方则将“制噪行动”进一步升级,以示报复。

  5月3日,心心在知乎上发长文讲述了自己与楼上邻居之间的这场“拉锯”,评论区很快就有了总计100多条讨论,有人建议她使用震楼器,有人则说共振音响效果更佳。由于担心“伤及无辜”,心心并不打算采取这些方式。但在她看来:“现在已经不是噪音的问题了,互相报复,不是她走就是我走,不过我也不会那么轻易搬走的。”

  另外一些人则以“震楼”为谈判筹码,成功倒逼制噪方解决问题。在震楼器相关的商品评价中,不乏诸如“最近邻居终于消停了”、“效果不错”、“楼上老实了”的表述。一位名为“丘粤”的知乎用户在知乎将自己“以暴制暴”取得成功的经历以及对“震楼”的看法写成了长文,获得1.6万赞同。

  2018年,他不足一岁的女儿曾数次被楼上早间6点钟的剁肉声吵醒,在多次上门沟通无果、警察与物业的介入亦无用处,反招致对方变本加厉的噪声报复。他不得已购入震楼器,与对方进行噪声“对攻”。最终对方表示愿意与他和解,承诺不再发出噪声。

  不过,尽管取得了“胜利”,但丘粤在长文开头就说自己“并不是在鼓励大家使用这个东西,甚至不建议”。在他看来,震楼器不是什么神器,“只是让双方终于能够公平地坐在一起谈判的筹码”,“只有无计可施者才会使用它”,它并不解决问题,甚至会让问题恶化。(实习生 常泽昱 陈灿杰 澎湃新闻记者 任雾)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