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遏制恶意抢注商标,须强化“用而不炒”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遏制恶意抢注商标,须强化“用而不炒”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3-09 10: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淳艺

  “商标注册门槛不断降低,但恶意抢注的情况却不断发生,让一些企业颇为烦恼。”今年全国两会上,恶意抢注商标问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面对企业商标保护遭遇的“新烦恼”,多名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提升对商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商标的使用原则。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年轻运动员谷爱凌成为公众瞩目焦点。很快有媒体曝出,“谷爱凌”三个字早在2019年6月10日,也就是谷爱凌宣布出征北京冬奥会的4天后就被他人注册成商标,国际分类涉及教育娱乐、广告销售、灯具空调等,与冰雪运动风马牛不相及。商标申请人的主观恶性与投机心理可见一斑。

  这只是恶意抢注商标现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商标申请规费不断下调,从2013年之前的每件1000元降至现在的300元,同时审核授权周期缩短,便利度提升。降低商标注册门槛的初衷是为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同时也降低了恶意抢注商标的成本,即使被驳回也没有多大损失,而一旦注册成功则获利巨大。仅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处置的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就达48.15万件。为防止“被抢注”,一些知名企业不得不进行大量防御注册和商标监测,大大增加了企业商标维护成本,消耗了大量行政资源。

  对于恶意抢注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根据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可由申请人所在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对违反规定的商标代理机构,可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罚款,直至停止受理其商标代理业务。在提高违法成本、震慑恶意抢注商标的同时,更需要提高违法门槛,从源头遏制恶意抢注行为。

  “注而不用”是恶意抢注商标的典型特征。对于恶意抢注者来说,注册商标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获得在先权利,进而通过高价转让获取不当利益。2020年四川理塘“甜野男孩”丁真走红后,湖南一家申请“丁真”商标的公司,商标证还没下来,便急不可待地开价18.8万元兜售……可见,厘清商标注册的动机和意图,可以有效判断是否构成恶意抢注行为。2019年4月23日修正的《商标法》新增规定:“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不过对于如何认定“不以使用为目的”,法律法规仍有语焉不详之处,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商标品牌协会会长樊芸提交《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议案》。她提出的“强化商标的使用原则”建议,得到了多位代表委员的认同。在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商标注册满三年时、商标转让和续展等环节中,要求申请人提供商标使用证据,可以有力凸显“商标注册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理念,彻底断了一些人恶意注册、囤积居奇的念头。

  商标不是单纯的文字或图案,而是承载着品牌的价值。只有真正用于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才有意义。就此而言,强化“用而不炒”是商标注册的理性回归,也有助于从源头规范商标管理,遏制恶意注册。(张淳艺)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