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这样的广告必须“去去污”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这样的广告必须“去去污”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2-03-25 15:54

  作者:王钟的

  “男人足部细菌繁殖速率是400%,女人是2300%。”近日,宝洁会员中心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引发网友争议。3月24日,@宝洁中国 发布回应,为该文不当内容对女性的不尊重表示道歉,并进行删除,还表示将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

  备受争议的营销文案,以“言之凿凿”的数据,似乎意在表明女性在身体卫生方面存在先天缺陷。然而,细究下来,文中列举的数据并无详实出处——即便作者拿得出数据来源,也未必是科学意义上达成共识的结论。说白了,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篇科普文,而像很多伪科学营销一样,不过是拿科学的幌子来刺激受众,想要达到“恐吓”女性消费者、增加产品销量的目的。

  此类“恐吓”消费者的营销,在某个时期或许曾经有效,但面向科学素养提升、权利意识加强的这一代消费者,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一边赚女人的钱,一边歧视女性”这是很多网友读完这篇文章以后的共同感受。在舆论一致讨伐下,很多网友表示将“用钱包投票”,通过选择其他品牌的商品来表达不满,宝洁这次“翻车”可谓彻彻底底。

  夸大性别差异,企图利用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实现营销目的,并非宝洁一家企业的“创意”。近年来,因为性别偏见、制造性别对立而引发争议的广告营销举不胜举。比如,某连锁酒店集团曾以“这届妇女不行,太浪了”为题进行营销,某饮料企业则时常被指利用女性特征进行宣传。性暗示、打色情擦边球、消费女性、性别歧视……类似低俗广告一度甚嚣尘上,它们霸占了大大小小的屏幕,铺天盖地的饱和式投放令人厌恶。一则广告,如果企图以污名化任何一个群体的手段进行推广,是可耻的,也走错了路。

  广告营销的本质是以吸引眼球的手段引发特定受众的注意力,众所周知,性别议题历来是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那么为什么对这些性别元素满满的广告,消费者和公众不再埋单?

  首先是人们意识到,不少人们习以为常的性别差异,实际上只是错误的性别偏见。像女生学理科不如男生,女性无法从事创造性的工作……都是这种偏见的产物。宝洁这次营销利用人们关注身体卫生和健康的心理,认为女性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同样是“泼污水”。无怪乎有人说,宝洁的商业伦理需要“保洁”了。

  随着性别平权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那些强调性别特征的玩笑“一点也不好笑”。有的广告构成了言语和精神骚扰,在公开媒介上羞辱女性、贬低女性价值。不少广告还属于典型的“少儿不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伤害。一个社会的开放与进步,在于弘扬健康、积极向上的文明,而不是纵容精神糟粕。

  虽然这些低俗广告侵犯的多为女性,但男性远远不是“赢家”。一方面,难免有些男性受错误信息的误导,对身边女性进行贬低与侮辱,结果自己也要承受相应代价;另一方面,这类广告加大了性别对立和撕扯,破坏了两性之间和谐相处的环境。不管是什么性别,只有树立平等意识,才能在互相勉励、彼此尊重中共同成长。

  针对商业营销中屡屡出现的性别偏见,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应及时完善修改,从而回应正义的呼唤。虽然说性别差异客观存在,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生理上。而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理应缩小生理差异造成的不平等,创造性别平等的生存发展环境。因此,在制度上切断此类广告的传播途径,限制非特定性别使用的产品在营销中利用性别差异做文章,应当成为法治文明的努力方向。(王钟的)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