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雷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每年的4月26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力争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推动知识产权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
拒绝“蹭热度”,打造知识产权“金名片”。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一步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要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经历了从法律制度初创,与国际全面接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阶段,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进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戴上“保护罩”,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零容忍”。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提升,知识产权资源日益丰富——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地理标志产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持续增加,专利思维、版权意识、品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冬奥期间“一墩难求”的冰墩墩,既受到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同时也受到专利、商标和版权的保护,可以说是既穿着晶莹透明的“冰糖外壳”,也戴着严密无形的“知识产权保护罩”。不仅仅是冰墩墩,其他涉奥版权作品也享受到了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和快速便捷的版权服务,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不仅有力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的传播与推广。
打好“攻坚战”,助力创新发展“加速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型资源,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因此,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就意味着掌握驱动经济发展的“命门”。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在良好发展势头的背后,存在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保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保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成为阻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良性发展的“拦路虎”。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保护知识产权不能单打独斗,不仅要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和犯罪,还要提高社会共治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多管齐下才能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构建起公平竞争、公平监管的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