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00后做宿管,当代年轻人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困局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00后做宿管,当代年轻人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困局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2-08-05 15:12

  作者:金凌冰

  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076万,叠加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就业难度又攀历史新高,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上加难。在巨大的压力下,许多人调侃着“毕业就进厂”,把目光瞄向了保安、收银员等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近日,据媒体报道,河南的一位00后就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了自己做宿管阿姨的体验,其中“月薪4000,包吃包住”的岗位待遇更是引发了一众网友的羡慕,称这是“少走了20年弯路”。

  如果说“做宿管”“进厂”是求职者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合理考量和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在“职业分级”的社会规训下,勇于破除刻板印象,削弱职业偏见一定是值得鼓励的。然而,此举究竟是自由选择还是看似自由的自嘲?在大量毕业生涌向低学历门槛工作的背后,实际是资源错配导致的劳动力结构性过剩。不难看到,一边是学生们“毕业即失业”叫苦不迭,一边是制造业操作工人的巨大缺口,两种截然不同的困境看似互相排斥,却又真真切切地同时发生。

  事实上,就业的焦虑心态一直广泛存在,人们总是习惯于遵循“职业鄙视链”,将技工、宿管等工作打上“不体面的”标签。不久前一位网友发布的帖子“如果我没上过大学,就能心安理得地做服务员”正是广大毕业生在面对职业选择困局时的自我拷问。况且,除了对发展前景的担忧外,这样的工作现实中也面临着较多的就业壁垒——就业者往往收入不稳定,劳动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护。前文中“00后做宿管”的主人公就自述称,入职的单位并没有给她提供五险一金。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调节需要全社会的观念转变和国家层面相关制度的扶持,若是仅仅给求职者们施压,要求他们“放下身段”去迁就一份学无所用的工作,既不公平,也会造成资源浪费。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除了落实劳动法之外,还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树立多元就业观,避免同质化竞争。今年5月,新职业教育法施行,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致力于切实维护职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和竞争机会,打通上升通道,提升社会认可。

  此外,“00后做宿管”的现象也暴露出校方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比起市场的飞速变化,尚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们明显反应迟钝,在离开学校后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这其中的巨大信息差,仅靠毕业一年的春招秋招来匆匆弥补显然太过仓促。对此,各学校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例如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将以往流于表面的实习实践要求细化落实,做好阶段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身份转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些新生代的力量更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要扭转已经形成的就业观念,还需要久久为功,让就业者真正拥有自由选择的空间,而不是只能用调侃的语气消解自己的无奈。(金凌冰)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