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胡 飞
今年以来,长沙以信息化创新为切入点,依托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网上办”的功能优势,在重点商圈、楼宇、园区合理布局24小时政务服务驿站,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目前,全市累计布设93个政务服务驿站。(人民网)
群众有事“找上门”,干部服务“送上门”,对于二者的选择,群众肯定会选择第二种服务方式,至少可以少跑路。而深入开展“放管服”体制改革,把民生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开设“帮办代办”志愿服务,方能让群众的事情好办,将群众的事情办好。
从“线下”到“线上”,打通服务“新平台”。群众有事情,到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一窗通办”,还是需要跑路、跑腿。如果能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群众可以在网络问政、领导信箱去“说事”,在“网上办”“掌上办”去“订单”,可以在“码上监督”去投诉,利用这些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和新载体,事情办起来就更方便、快捷和高效了。
从“开门”到“进门”,为民服务“零距离”。敞开机关的大门,让群众随时都可以上门来办事,让群众办事有地方可去,这极大便捷了群众办事的途径。但如果广大基层干部能敲开群众的家门,将一般的政务服务,以及惠民政策、新技术、新渠道送到身边,才能在近距离的走访中听到群众的“呼声”,在零距离的服务中响应群众的“哨声”,在第一时间为群众做好“微服务”。
从“上网”到“上线”,为民服务“新速度”。民意在哪里,干部为人民服务也就应该到哪里。大数据时代,人民群众习惯于依托网络的便捷、快速,在网上去“说事”,在网络问政、领导信箱上去提交服务的“订单”。而群众“上了网”,党员干部也就随之“上了线”,到网上去回应群众的“呼声”,进而打通服务的“快车道”。
新时代新要求,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不仅仅是要冲在最前沿、干在最实处,还应该提升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在“最后一公里”去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强,满意度更高。(胡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