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放生矿泉水:无知的浪费表达不了“善心”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放生矿泉水:无知的浪费表达不了“善心”

来源:澎湃新闻2022-09-09 14:27

  作者:叶克飞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一条小河边,一群人拉来几车矿泉水并将之倒向河中。有热心市民劝阻其不要浪费时,反遭倒水者怒怼,认为这会影响他们的诚意和功德。

  奇葩的“放生矿泉水”行为引发网友热议。广东放生协会相关人士则表示,“矿泉水里不带生物,倒矿泉水不属于放生,也不属于放生协会研究的范畴。”他还表示,一般放生以水生生物居多,放生常见的鱼类包括鲤鱼、草鱼、泥鳅等,以增殖放流为目的;有时候也放生鸽子、田鸡、甲鱼、兔子,这些都是对本地生态有益的物种。

  从“放生”这个概念来说,放生矿泉水的行为显然是荒谬的。好好的矿泉水倒入河中,等于白白浪费了可饮用的水资源,是无知的浪费行为,与“善”完全相悖。即使以“矿泉水来自大地,就应该回归自然,以保护水资源”之类的荒唐言辞来为之辩护,也是站不住脚的。毕竟,这样的“放生”形同杯水车薪,而且也让矿泉水生产、运输和仓储等流程的成本化为乌有,是能源和社会资源的更大浪费。

  比起“放生矿泉水”,人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行善。比如将矿泉水捐赠给那些烈日下的工作者,不就既不浪费也更有意义吗?

  至于放生界流传的“矿泉水里有4800虫,所以需放生”,更是一种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知说法,欺骗着那些没有常识又盲信盲从的人。

  心存善念、求“积德”都不是坏事,“放生矿泉水”并不违规违法,也可视为个人自由。但这种行为确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基本逻辑和常识认知,因此也引发了许多猜测。有网友质疑其中是否存在带有欺诈性质的利益链条,是否会有幕后组织者通过忽悠没有文化的老人购买矿泉水放生而从中牟利。

  这样的猜测并非无因,它不仅仅是基于荒诞行为而产生,也基于过往经验。近年来,放生领域的利益链条形形色色,比如向信众收取高额的放生费用,然后信众在上游放生,下游就有人在打捞,用于下一次放生。如果是普通的鱼类或泥鳅等,放生费用多在每人几百元,如果是要放生野生动物,价格则高得多。这种暴利驱动下的“放生生意”,必然导致乱象丛生。

  如今在网上,可以见到各种在逻辑上不堪一击的“放生学说”,不但对放生流程赋予各种故弄玄虚的仪式感,还刻意夸大放生的作用,甚至吹嘘这些行为能够包治百病、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帮助就业等等。对迷信的宣扬、对科学的漠视,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危害。被忽悠来的信众,则顺势成为放生生意的目标。

  所以,放生矿泉水这样的荒诞行为,看起来除了浪费之外似无其他危害,但公众对放生行为泛化、异化的担心和追问,也应该及时得到解答。

  也有网友对这一迷惑行为表示理解,认为“比起放生鱼和鸟,我还是比较乐意看到他们放生矿泉水”“放就放吧,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就行”。

  这种将底线放得极低的所谓“理解”,是因为“放生”自身的争议性。近年来的许多错误放生行为,让人们对放生者这个群体有着天然质疑。

  就在上个月,高危外来物种鳄雀鳝频频在各地公共场所被捕捞,引发舆论关注。这种家庭观赏鱼类本不应该出现在公共区域,如此密集出现,或许与不负责任的放生有关。

  近年来,各种错误放生行为不断。如在小区里放生毒蛇,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在臭气熏天的河边放生活鱼,鱼进去没一阵就纷纷翻肚皮;在淡水区域放生咸水鱼,在咸水区域放生淡水鱼;将人工饲养动物大批量放生至野外;为了搞一场放生仪式,事先捕捉了更多动物……至于放生外来物种,更是违反了相关法律。这样的放生甚至制造了人命悲剧。2019年,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出现大量毒蛇,导致当地有村民被咬伤后身亡。公安机关最终侦破此案,违法当事人岳某与董某都迷信放生毒蛇可获福报,所以不顾社会公共安全而恣意放生。

  这些做法都违背了放生的初衷。

  从习俗上来说,放生在中国部分地方确实有一定“传统”。很多人以为它是由佛教传入,其实并非如此。早在先秦时期,河北邯郸等地就已经出现放生,有“周简子正旦放生”的典故。唐宋时期放生盛行,唐肃宗曾下诏在全国设立众多放生池,《放生碑文》就由大名鼎鼎的颜真卿撰写。

  作为传统,放生的核心是“善”。在古代社会,放生相对“单纯”。一来人们并没有大规模准备放生动物的能力,二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存在什么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人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善意和简单的放生仪式,就能达到让心灵宁静的目的。

  而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这种善并不仅仅是放生者的善心,也不仅仅是保护被放生生物的生命,更是对他人与地球的善意。

  要表达这种善,就要做到几点:科学放生,不要破坏环境,不要危害他人;不浪费、不迷信;不要把原本只是行善的放生进行目的化,当成“升官发财子女上学”的一剂药,更不要将放生变成执念。(叶克飞)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