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扬帆“数字蓝海”,共创美好未来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 > 正文

【光明网评】扬帆“数字蓝海”,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2-11-11 14:26

  作者:李群

  11月11日上午,为期三天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本次大会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名嘉宾线上线下共赴盛会,围绕“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言献策。

  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指出,数字技术创新仍是全球战略重点,是实现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性、关键性力量。2021年,全球47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15.6%,占GDP的比重达到45.0%。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大势,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构建了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措施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向纵深发展,激发出更强大的数字生产力。

  以数字驱动为特征、数据资源为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创造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化生活。“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已在全国推广,“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深入推进。智慧出行、数字产品、云端阅读等等。人民群众正进入到一个无“数”不在的时代,牵手数字,拥抱幸福。

  事实上,除了人民能享受到数字红利,中国开展全球数字合作也成效显著。从发起《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到《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这一系列国际合作,打造多层次全球数字合作伙伴关系,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比如,刚刚结束的进博会,就开设了“数字进博”平台。对于广大海外企业而言,电商为扩宽销售渠道、深耕中国市场打开了又一扇机遇之窗,数字经济的巨大效益因更加多元的合作而进一步迸发生机活力。数字中国建设造福中国,也“美丽”了世界。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未来,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始终坚持包容发展,普惠各国人民,提倡共治共享,促进互利融合;坚持互学互鉴,深入开展产业数字化政策与实践经验分享,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创美好未来。(李群)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