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每一个奋斗的你,都让未来充满希望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每一个奋斗的你,都让未来充满希望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1-01 10:11

  作者:栗玉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天,是2023年元旦,新的一年穿越时光的隧道,将新的希望悠悠铺陈在我们的面前。辞旧迎新之际,家国复兴的梦想、幸福安康的期盼、人间烟火的祈愿,都融汇进历经坎坷穿风越雪的崭新日子。当重启的生活按下快进键,除了拥抱希望,我们还要以激昂的姿态出发,去迎接新一次春夏秋冬的洗礼。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不容易。如果说生活是一座险峻的峰岭,回味2022这段攀登之路,不约而同刻骨铭心的会是怎样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你的记忆深处,是对集中隔离的焦虑,还是对核酸检测的忐忑?是烈日下防护服里源源流淌的汗水,还是夜以继日拨打流调电话的奔忙?是遍投简历苦苦等待之后的喜悦,还是企业减税降费后的一丝心安?

  我们看到了防控“层层加码”下愁肠百转的你、优化防疫措施后眉头舒展的你,也看到乐观前行成为“天选打工人”的你,以及把家中退烧药分享左邻右舍的你。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健儿加油鼓劲,有你;为中国空间站搭建完成欢呼雀跃,有你;在世界上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工地上挥汗如雨,也有你;进博会、服贸会上热情服务,也有你。

  2022年,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的喜乐酸甜、坚忍前行,无不与这个国家的宏大叙事丝丝入扣,与这个城市的成长发展如影随形,与其他所有人的悲欢离合息息相关。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2022年,我国经济保持增长,就业总体稳定,物价平稳,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这是一个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一个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一个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爬坡过坎的顽强,让希望如灯如炬照亮前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开启家国复兴的崭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我们一起探索创新。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岁月的长河中,从来不缺少万千个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每一个奋斗的你,都让未来充满希望。

  新的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新政新规将有序落地,恢复和扩大消费将位居政策优先位置,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制度和法律安排将会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的各项举措,将为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高每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入更多希望。

  我们始终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快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旺盛的人间烟火气将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当你搭乘国际航班,奔赴海外为公司抢订单;当你将孩子送到学校,挤上公交车到达单位上班;当你终于踏上回乡路,在除夕团圆的饭桌上品尝妈妈亲手包的饺子……胜利的希望就在升腾弥漫,平稳转段终将实现,曙光就在前方。

  新年是时间的坐标,为充满希望的未来吹响奋斗的号角。只要拥抱希望,我们就无惧国际环境风急浪高,勇于担当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要拥抱希望,我们就能直面长路险关,提振发展信心;只要拥抱希望,我们每个人就会朝着星辰大海的梦想征途勇毅前行。

  祝愿新年给更多的人带来新希望!祝愿每个人皆得所愿!(栗玉晨)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明出游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