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在岛屿读书》何以引人关注
首页> 时评频道> 祈年文谭 > 正文

《我在岛屿读书》何以引人关注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1-09 15:42

  作者:龙之朱

  浪花拍打岸礁,海的远方还是海。

  读书也是这样。一直读、一直读,偶有开悟,总是会心。这是一种极致的理想状态,也是对现实的抽离和超越。

  如今,有一群人来到了南方的一个小岛上,做了一档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室外白浪滔天,室内书香飘逸。置身后疫情时代,这一刻,让我们读书吧!

  这档由今日头条与江苏卫视联手制作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虽然邀请的是余华、苏童、西川、叶兆言、欧阳江河等并不年轻的作家和诗人,却充盈着满满的“年轻态”。自2022年11月10日播出以来,这档节目引来好评如潮,目前#我在岛屿读书#在今日头条站内的话题阅读量已突破32亿次,豆瓣评分9.1。

《我在岛屿读书》何以引人关注
《我在岛屿读书》视频截图

  这样感人的人文景观,久违了。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会喜爱这档节目?

  其一,真实、真诚的人生总是打动人的。这些作家和诗人平实、平和,一点儿也不矫饰,直接把自己剖开了给人看,这就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和共情,读书的同时又多了一点生活的体验。节目中,余华坦言,自己直到35岁之后才敢说读懂了一些鲁迅。1995年,因为朋友要改编鲁迅的书,找余华做策划,看完《狂人日记》,余华被鲁迅震住了。

  对谈中,90后旅行博主房琪说自己喜欢流行畅销小说,感觉不那么高大上,甚至“有羞耻感”。苏童回应到,阅读不分贵贱,无论读何种读物都是一种良好的开始,“即便这种营养成分并不高的言情读物,也存在自身的价值。”你看,这样的通透当然会吸引人,这样的话语相信也会击中很多人的内心。

  当然,苏童话头一转,又开始入情入理地“布道”:“你读琼瑶的时候,对你的召唤是走了5米,但你读托尔斯泰的时候,可能是走上50米或100米。”而余华则大开大合,“人是很容易沦陷在‘自我’‘小我’里的,阅读让你打开了世界,让你看到大海是那么辽阔,无边无际,视野完全不一样了。”

  其二,围炉漫谈不是奢望,而本该是文学的常态、生活的常态,这也是这个面对面谈话节目爆火的深层原因。疫情三年来,各种线下活动转为线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晤谈,渐成稀缺物品。不要说讨论读书这样似乎并非“急务”的场合,就是很多关乎发展的商业谈判、项目对接、业务磋商等事宜,也开起了视频会。尽管事出有因,迫不得已,但人们渴望眼神的交流,渴望围炉闲话的心情,是真实的。

  这档设在海岛上的读书节目,以鲜活生动的生活样态、“接地气”的写实风格,以及唯美的价值追求,确实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慰藉。一窗美景、一本好书、一群新朋旧友,大家聚在一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各种隽永,各种机锋,各种自嘲,与场外围观者一起构建了一个奇妙的阅读场景。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的阅读体验吗?

  其三,谈的是读书,实则是满满的人生感悟、社会百态、经验分享。对于一般受众而言,这也意味着某种契合。直白地说,就是这些作家、诗人们的话,说到每个人的心坎里了。

  比如:“读书的好处就是,让我知道自己是谁,让我接纳没有经历过的经历和情感。”(余华)“海岛带给我海浪、咸味、孤绝感;……在海边,每一块石头都是大地的尽头。”(西川)“写出来不重要,成名不重要,就坐在那儿,那个背影很重要。”(叶兆言)“经典作品的光辉,是不会被岁月磨灭的,只会随着时间焕发出更大的光辉。”(苏童)

  “为什么要读书、什么是好书、怎样读好书”,这档节目给出了契合人们心中的答案。有人说,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其实,阅读首先看见的肯定是他者,是一个个或精致、或深邃、或有趣、或睿智的灵魂。这样的遇合有时平平淡淡,有时却惊心动魄,更多的时候,则是满心无言的喜悦。远则天涯海角,近在一室之内,书与我们的距离,是恒定的。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可以心中宁静、嘴角上扬。(龙之朱)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