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破除导盲犬的“通行障碍”,还需要做什么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破除导盲犬的“通行障碍”,还需要做什么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2-17 14:00

  作者:张尔冬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盲人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带导盲犬前往海南三亚海旅免税城,被商场工作人员拦下的经历,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随后,海南省残联回应称,将和三亚市残联工作人员沟通,并请他们了解事件相关情况。

  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生活的向导和伙伴。但视频中,工作人员一开始将博主的导盲犬叫作“宠物”,在博主进行纠正后又称其是一条“盲犬”,于理于情都有失妥当。早在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就提出:“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商场工作人员拿出“担心商场里顾客多、有小孩”的理由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完全站不住脚。要知道,导盲犬性质与警犬、搜救犬相似,都属于工作犬。它们培训周期长、要求严,只要通过考核,其超高的安全性和专业度是毋庸置疑的。对此,海南省残联进行介入,了解事件具体情况并做出及时的反馈很有必要。

  导盲犬在公共场合出行受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21年3月,上海视障居民刘阿姨因导盲犬室外定点排便问题被同小区居民多次投诉;同年9月,一位视障游客携带导盲犬入住广东珠海某酒店遭到拒绝,导致未能顺利完成旅程计划;2020年4月,山西太原交警“莉姐”扮演盲人体验带导盲犬乘坐公交,被司机拒载……而在媒体曝光之外,还有更多视障人士遭到过类似的困扰。

  在网上热传的这段视频中,旁边的一些顾客围在博主身边、护着导盲犬进入商场,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进行科普和声援,这些都说明社会环境正在变得更加包容和友善。近年来,各地方、各领域陆续出台更为细化的规则,也让导盲犬在公共场所的通行有了法律依托。但在现实中,仍然会有不少人将导盲犬与“宠物”画上等号并将它们拒之门外。因而,在具体操作上,通过进一步的知识普及来纠正认知偏误,促进公共观念转变仍有必要,尤其是要下渗到各个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以确保政策在执行层面能够落实。

  另一方面,提高导盲犬普及率,以至于通过其他各种手段来保障盲人群体独立、顺利行走等问题,仍然需要得到重视。事实上,无障碍意识建设与视障人群“导盲权”的落实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按照国际导盲犬联盟的标准,一个国家有超过1%的视障者使用导盲犬时,才能称之为“导盲犬的普及”。但根据最新数据,我国盲人数量逾1700万,而导盲犬仅有200余只,使用率约为0.001%。这样严重失调的比例本身就隔绝了公众对导盲犬问题的接近和了解。而公众目光的聚焦,往往又是推动无障碍环境完善的重要力量。

  2022年,新闻中的盲人博主曾接受媒体采访,当被问及“导盲犬给予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时,她的回答是“自由”。要让视障群体更顺畅、更体面地进入社会生活,破除导盲犬的通行障碍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为此,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做在前面,而不是让这些受困于黑暗的人必须要通过一次次维权和发声,才能得到自己本就应该享有的权利。(张尔冬)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