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交所制度创新促市场提振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北交所制度创新促市场提振

来源:经济日报2023-02-21 10:57

  作者:聂无逸

  新春开市以来,北京证券交易所北证50指数最高涨幅超7%,日成交额连续站上20亿元大关,新上市的多只新股均实现了开门红,交易行情趋于活跃。这不仅得益于宏观环境回暖,也与交易所前期发展密切相关。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形势保持稳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60%、14.38%,为市场理性投资提供正向业绩支撑。

  服务中小型创新企业是北交所持续改革发展的核心基调。近年来,大批中小企业积极创新、勇于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可贵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澎湃活力。与此同时,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性难题。通常,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不确定性较大,实现持续盈利较困难,不仅在传统银行机构和证券市场难以获得融资便利,即使在公开挂牌上市后,中小企业仍会存在定价难题和流动性不足等困境,需要监管机构持续制度创新,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在西方一些发达经济体,优化多层次证券市场运行机制是服务不同阶段创新企业的重要经验。近年来,国内新三板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有效平台,逐步形成了与不同层次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差异化发行、交易等基础制度。

  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自2021年开市以来,北交所以注册制为抓手,融资、投资、交易各端口共同发力,市场初创取得较快发展。与沪深交易所30多年前的初创期相比,北交所目前的市场环境更加规范,监管理念与市场主体也更加成熟。不过,北交所发展也暴露出市场初创期的一些共性问题,例如市场规模小、企业块头小、投资主体少、流动性不足、市场定价不积极、服务功能单一、品牌溢价有限等。

  从某种意义来说,北交所的不足恰恰预示着其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注册制的总体要求和市场运行反馈,去年11月份以来,北交所连续发布多项新制度,覆盖发行、上市、交易、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多方面,以制度创新带动提质扩容、促进效率优化。比如,实施融资融券和做市交易,有望进一步丰富交易策略,改进交易定价模式,增加市场流动性,活跃市场交易;改革发行上市、再融资和重组规则,有望进一步拓宽融资入口,增加对行业属性、企业规模和经营状态的包容性;优化审核注册流程,加快发行上市节奏,有望全面提升北交所的市场运行效率。

  未来,随着股票注册制全面推进,北交所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将驶入快车道。要进一步落实健全市场功能的总体要求,贯彻注册制的相关措施,提升监管服务效率。根据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特点,全面梳理政策支持体系,把北交所打造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业性平台。

  要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抓住北交所存量资产少、历史包袱小的特点,化“短板”为“长处”,把北交所打造成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改革试验田”。扩大市场发行和交易范围、品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施更为开放的跨市场合作。

  要做好与新三板的协同发展,发挥北交所的示范作用,引领基础层与创新层持续壮大。加强与创投行业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合作,加强与沪深交易所其他板块的互联互通,以中小企业的需求为根本,丰富企业成长路径,落实好“转板”和其他互利互惠的政策安排。在后续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下推进北交所持续创新发展。(聂无逸)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