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南木
有这样一套书,影响了几代青少年的成长,也成为无数人认识自然、探索世界、走近科学的指南。它就是家喻户晓的《十万个为什么》。自上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以来,该书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不仅是无数少年儿童的科学启蒙读物,还被誉为“共和国明天的一块科学基石”,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在信息传播移动化、数字化的当下,如何将《十万个为什么》更好地传播下去,影响更多青少年用户,值得当代科普工作者深入思考。作为互联网原生代,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整合归纳能力,再加上科普知识迭代日新月异,传统的纸质科普读物难以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十万个为什么》搬到互联网上,延续这款经典IP的生命力,是当代科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近日,《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第一季在抖音全部上线,覆盖数学、物理、动物、植物等18卷中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目前可以通过抖音青少年模式发现页“十万好奇”频道查看合集。对科普教育而言,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智能设备,就能随时随地带领孩子进入科学的世界、探索自然的奥秘。
相比平面图文,视频进行科普教育的优势显而易见。通过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形式,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演示科学现象,并条分缕析地讲解现象背后的原理。以往孩子只能通过想象才能理解的信息,如今通过视频媒介实现“眼见为实”。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孩子对科学知识的领悟力、记忆力,也能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尝试、探索的热情。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探索求知欲望最旺盛的时候,同时也是追求自由天性的成长阶段。如何将青少年的学习和休闲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考验着教育者的能力和眼光。短视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嫁接了知识传播与未成年人玩耍的天性。观看科普短视频的青少年,不必受到课堂学习的拘束,也能在陶冶身心的同时收获知识的熏陶。
值得一提的是,《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还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院士现身说法。这些在知识创造前沿奋斗大半辈子的资深学者,对知识的理解无疑更加通透,更能“深入浅出”地讲清楚科学现象蕴藏的普遍规律。通过观看大家的讲解,一些孩子也可能受到精神的感染和激励,从小立志走上科研道路。
把《十万个为什么》这个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搬到互联网上,为用户选择优质科普内容提供了一条捷径,平台发挥内容集纳优势,在繁芜丛杂的互联网信息海洋里,打捞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能够让科学家成为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让科学成为青少年的精神信条。青少年不断获得科学的滋养,形成科学报国的伟大志向,科学创新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