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二三孩中考加10分?用力别偏了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二三孩中考加10分?用力别偏了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3-13 17:34

  作者:朱昌俊

  政府部门提供奶粉补贴以鼓励生育,已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落地。日前,泽州县举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九项措施”首批受益家庭补助发放仪式,为来自全县16个镇的首批10户家庭发放了一次性生育补贴和奶粉补助,共计11万元。不过,其中有一个鼓励生育举措却引发了争议:在泽州县落户、就业的二(三)孩家庭子女,除了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学校放学后托管服务,中考报考县内公办高中时还可加10分。

  客观说,发放分娩补助、生育补贴、奶粉钱,延长产假和育儿假,在二(三)孩满周岁前,父母可晚上班或早下班1小时……泽州县为了鼓励生育二、三孩,在政策上确实是挺“拼”的,给出的补助和激励也很实际。但二、三孩“中考报考县内公办高中时可加10分”这个操作,则值得商榷。

  要知道,针对二、三孩的各种优待和政策激励,社会有一个重要共识,那就是不会影响到“一孩”的利益。但很显然,对“二、三孩中考加分”,明显是构成了对“一孩”群体的不公。毕竟,中考分数线事关教育公平,如果因人而异,就很容易导致不公的问题。这也是近年来,中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削减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哪怕是当前鼓励生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显著上升,也不应该拿教育公平来作为“催生”的工具。

  退一步讲,且不说中考加分是否真能对鼓励生育有何实质性帮助,中考加分项目仅是通过地方出台一个“政策”就直接敲定,恐怕其程序的正当性也是存疑的。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当前中、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关于鼓励生育,确实存在一种调侃的声音,认为应该给二、三孩中高考加分,但政府部门如果真要把这种调侃变为现实,显然要进行充分论证,还要对其合法性、公平性严格审视。现在有的地方把“给二、三孩中考加分”摆上了台面,说明政策制定前的综合把关可能存在疏忽。

  当前围绕鼓励生育、完善生育服务,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此次的中考加分措施应该提醒更多地方,出台“催生”政策,必须要把牢公平底线,它应该能够提升公平,而不是伤害公平。事实上,有网友就指出,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比加分更重要。这道出了一种常识,那就是很多人的生育顾虑,其实就包括了社会公平与期望之间的落差。如果出台的生育政策又继续带来公平问题,它看似可能构成了对二、三孩群体的照拂,但同时却可能挫伤生育一孩的积极性,于是也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没有一孩,何来二孩、三孩?

  当然,作为一个处于“未来时”的激励政策,对二、三孩中考加分的政策既然已经遭遇了质疑,当地若及时作出调整,应该不至于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并且大可不必因为个别受争议的政策,就否定当地其他生育政策的善意。但这个现象的出现,还是应该让更多地方以及相关部门意识到,生育政策的完善也要掌握好分寸和边界,切勿用力过猛,或跑偏了。(朱昌俊)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