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治超乱象当治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5-17 16:31

  作者:陈广江

  近日,中国三农发布的一则有关治超乱象的调查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几位大货车车主表示:“想把车卖掉,不想再干这行了,因为罚款太厉害了。”其中一位车主,两年收到了58份罚单,罚金高达27.5万元。对此,河南省内黄县交通运输局一工作人员表示:“经过三年疫情,现在财政都没钱了,这叫执法到位,该罚的钱,必须得罚。”

  财政没钱、罚款来凑,此言一出,令人瞠目结舌。且不说所谓“财政没钱”是否属实,即使当地财政真的出现很大困难,也不能靠罚款解决,更不能靠乱罚款解决,否则无异于饮鸩止渴。逐利式、敛财式执法,不仅解决不了财政难题,还会重创当地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其危害绝不容小觑。

  如果大车司机真的超载,受罚也就无话可说。问题是,电子自动称重设备经常不准,误差有点大,明明出发前没超重的货车,在此地过磅都显示超载,让人难以理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于超载的处理,严禁“只罚款不卸载”,而且违法告知书30日内必须告知当事人。但在内黄县,执法人员只罚款,并不要求卸货,经常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向车主送达违法告知书。

  种种迹象显示,所谓“执法到位”,其实就是“罚款到位”,治超的目的不是保护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以及保护公路少受损害,而是创收乃至敛财,属于典型的本末倒置。当治超沦为创收、敛财的工具,执法的正当性已荡然无存。不管罚款归地方财政所有,还是落入部门“小金库”,这种以罚款为目的的执法行为都经不起推敲。

  近年来,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相关部门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治超乱象出现了有目共睹的改观。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警惕治超乱象沉渣泛起。

  在国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之下,谁给了执法人员将“治超”变“敛财”的胆子?越是地方财政出现困难,越要用心用情呵护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各行各业全面复苏和振兴。罚款罚得大车司机都不想干了,市场要素和资源何以畅通流动?社会公平正义何以维护?

  公开报道显示,4月21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通告》,决定自4月21日起至10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其中,“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问题,被列为重点整治内容。显然,这次专项整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陈广江)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