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厘清虚拟形象权利归属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厘清虚拟形象权利归属

来源:经济日报2023-06-07 10:37

  作者:李万祥

  杭州互联网法院近日就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杭州某网络公司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决其承担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含维权费用)12万元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为规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发展带来启示。虚拟数字人是商家用多种数字技术手段打造的虚拟形象,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然而,不可一味沉迷于“虚拟”,一些“真相”还是需要弄明白:有必要厘清这一技术的权利归属和行使边界。

  从营销应用层面看,虚拟数字人并非自然人。在虚拟数字人的运行过程中,其有既定算法也有技术规则,还具备运算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开发设计者的干预、选择。进一步说,虚拟数字人只是作者进行创作的工具,不具有作者身份。

  例如,虚拟数字人偶像的唱歌、跳舞等“表演”,实际上是对真人表演的数字技术再现,并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表演者,所以不享有表演者权。也就是说,在目前技术发展阶段和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虚拟数字人不享有著作权和邻接权。

  同时,虚拟数字人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是一种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权利客体。从生产制作层面而言,虚拟数字人凝结了设计运营主体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技术成本。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生产者通过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实现虚拟数字人在具体场景中的个性应用。由此可见,虚拟数字人的权利主体是其设计生产企业,这类企业拥有虚拟数字人的肖像、交互模型、记忆存储等多种权益,是企业获得交易机会和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并以此享有经营利益和竞争优势,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其他企业主体如果以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获利,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处于产业风口的虚拟数字人将在消费品、金融、地产、文旅等服务行业进一步发挥作用。市场对知识产权布局和商业价值保护的需求将日益强烈。从前述对涉及虚拟数字人的权利主体、客体、权利归属等层面的分析可见,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与虚拟数字人“打交道”,一方面是体验耳目一新的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也要明确使用权边界。未来,虚拟数字人将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多元化发展,从B端的行业场景应用到C端的消费普及,这对全链路技术创新和治理规则来说都是新的机遇与挑战。(李万祥)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