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城市如何缓解高温困扰,值得探索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城市如何缓解高温困扰,值得探索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7-05 17:11

  作者:张田勘

  7月4日,中国气象局举行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称,从7月5日起,京津冀等地将再迎高温天,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这个7月,预计京津冀等地的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高1℃至2℃,提醒市民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寻找阴凉处,避免长时间阳光曝晒。

  近年来的持续高温有自然原因,如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候变暖等,同时,城市人口密集,也必不可少地会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再加上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

  高温之下,热射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同时,炎热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作息。因此,城市如何缓解高温对人的影响,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探索和关注的话题。

  城市的高温现象,并非不能改善。研究结果指出,在城市高度密集的建筑群顶层或墙壁上绿化,以及扩大城市的植被(主要是乔木而非草坪),是降低城市高温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吸收更多热量的适宜栽种乔木,可以选择植物单位叶面积年吸收二氧化碳高于2000克的树,如柿树、刺槐、合欢、泡桐、栾树、紫叶李、山桃、西府海棠。

  建筑物顶层温度最高可达78℃,但屋顶即使只经过简易绿化,夏季房屋顶层温度就会减少到29℃-30℃,表面温度和未绿化的相差20℃-30℃。由此,还可以减少空调的耗电和排热。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进行屋顶绿化节能测试的数据显示,进行屋顶绿化的房屋空调耗能节约了70%。

  另外,屋顶简易绿化还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屋顶的植被可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截流和储存雨水作用,又可降低雨水流速,起到一定的防涝作用。数据表明,简式屋顶草坪可以截流和储存50%以上的雨水,可以控制暴雨雨水流量的70%-100%。当然,城市屋顶绿化还扩大了生物多样性,其植被为许多昆虫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鸟类提供了食物来源。

  北京市2005年颁布了《北京屋顶绿化规范》、2006年颁布了《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2007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发布了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但是,这些年,全国的城市屋顶绿化进展有限,可能涉及因素较多,如绿化成本分摊机制、后续养护分工不明等。如果理顺关系,在房屋绿化和城市绿化方面发力,对缓解城市高温来说是个不错的解题方式。(张田勘)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