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偷拍黑产全链条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偷拍黑产全链条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7-06 10:32

  作者:朱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据报道,偷拍已经形成包括拍摄、销售、传播、广告和群组分享的上下游完备的黑色产业链。从法律角度看,对于黑产链条不同环节,法律责任和治理方式并不一样,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对于偷拍行为来说,涉及的法律包括《民法典》《治安处罚法》《刑法》等。《民法典》关于隐私权的规定中,明确了自然人享有生活不被打扰的权利,有不愿被人知悉的私密活动、私密空间和私密信息的权利。偷拍的照片或视频,不管是否最终能否确认当事人具体身份特征,都不影响侵害隐私权责任的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特别规定了“自助行为”,即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时,一旦情况急迫不能得到国家机关的有效保护,如果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受害人合法权益将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害。这个时候,法律赋予受害人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范围内,采用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自己的权利。在受害人发现确有人在偷拍自己,如果不及时阻止,这些偷拍的照片、视频很可能流传出去,给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时候,受害人完全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依法扣留偷拍者的手机等工具进行维权,同时也应依法进行报案,等待公安机关后续处理。

  如果受害人在被偷拍的第一时间未能警觉,但后期发现被偷拍照片、视频已经被人传播,同样也可以按照《民法典》规定进行维权。首先,可以按照“通知删除”规则要求平台删除相关侵权照片、视频。其次,受害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将上传者的真实身份信息告知法院,以获取侵权责任主体信息,要求进行相应赔偿。最后,一旦受害人在网上发现照片、视频时,这就说明可能还存在其他相关内容存储,受害人可以按照《民法典》第997条规定的“人格权禁令”,请求法院对特定平台、群组和网民发出禁止某种行为的禁令,避免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除了民事责任之外,偷拍者还应按照《治安处罚法》第42条规定依法承担行政拘留和罚款的法律责任。这里说的行政拘留和罚款责任,是针对那些情节较轻且初犯的情况。如果偷拍者在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是屡次从事这种行为,或者已经将此类视频进行有组织销售、传播或其他处分,那就将面临《刑法》的寻衅滋事罪、传播淫秽物品罪、非法经营罪、侮辱罪、诽谤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多项罪名。

  媒体在报道偷拍黑产中,特别提到了网络群组问题。偷拍者的犯罪成果,都将在各个大小不一的群组里完成销售、传播和二次销售等流程。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这就属于典型的有组织的共同犯罪,群组组建者、管理者、信息发布者和转发者都要为共同犯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平台,应按照《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主体责任,在日常巡查、受理举报和账户管理方面夯实法律义务。一旦在巡查中发现,或经举报发现此类信息传播、群组活动或利用信息网络从事交易活动的,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实践中,有一些偷拍发生在公共场所,有一些偷拍则发生在宾馆、厕所、试衣间等私密空间。在这些地方使用微型摄像、窃听和窃照设备等非法设备,按照《刑法》规定,不仅非法生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触犯了刑法,而且非法销售和使用这类器材也属于违反刑法的范畴。必须强调,这类设备目前在电商平台多有销售,打着“望远镜”“家庭监控”等名头销售,这些平台内经营者实际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各个电商平台应及时依法予以整治。

  总之,对偷拍黑产的治理应属于综合治理范畴,包括对窃听窃照设备生产和销售、偷拍者责任,平台巡查和取证,受害人维权,平台群组治理在内,进行系统治理。(朱巍)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