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我们之青春共世界之荣光
首页> 时评频道> 地评线 > 正文

以我们之青春共世界之荣光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7-28 14:06

  作者:邓海建

  大运会,成都准备好了!从一场场活力四射的火炬传递,到焕然一新的大运会场馆,再到丰富多彩的世界青年交流活动……一座青春之城,悦纳四海宾朋。

  共襄青春盛宴,同赴大运之约。盛夏时节,“大运之城”成都生机勃发,绿意盎然。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式开幕。来自全球的青春之火即将点燃,梦想激情绽放,共谱大运乐章。

  这是一场青春的相约

  以青春的名义,与梦想去集结。大运会为全球青年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畅叙友谊、美美与共、奔赴未来的梦幻舞台。

  当“蓉火”在每一棒火炬手间交接,我们感受着青年的澎湃朝气与卓越追求,聆听着成都的千年烟火与百味生活,见证着世界的同频共振与未来奔赴。

以我们之青春共世界之荣光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举办地东安湖体育公园与雪山惊艳同框 嘉楠供图

  这是一座因大运而更运动的青春之城:在环城绿道上骑行、在体育场挥洒汗水、在兴隆湖乘风破浪……相约运动成为成都青年人时髦的社交方式。

  去麓客岛看一场星空电影,到东郊记忆逛一次文创市集,去武侯祠打卡一组汉服照……巴蜀风情的文化生活发出聚集青年人的强力磁场。

  今天的成都,再次迎来向全球青年运动健儿展示其文化魅力的机会。“蓉火”闪耀,青春无敌。体育,是对话世界的语言;成都,向全球大学生发出青春之约。

  这是一次逐梦的旅程

  共赴青春之约,成都成就梦想。

  世界上很多体育巨星的圆梦之旅,是从大运会开始的。郎平、李宁、姚明、刘翔、李娜、苏炳添、郭晶晶……这些中国体坛耀眼的明星,都曾在大运会上有过高光时刻。

  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风采、展现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上,必会见证每一个挥汗如雨、不负星光的拼搏瞬间,在全球青年的同台竞技中,展现奋进姿态,激发青春力量。

以我们之青春共世界之荣光

旭日东升,霞光浸染天际,龙泉山间云瀑奔涌。 嘉楠供图

  这是一次追梦逐梦的激情之旅。大运会打开了成都连通世界的窗户,让每个市民拥抱世界的朴素愿望梦想成真。在成都这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青春有着更丰富的表达,每个人都是活力成都的“代言人”。

  正如位于东安湖公园体育中心、高31米的大运会火炬塔,由12条螺旋形空间曲线构成,象征着12道太阳光芒——为荣誉拼搏、为成绩奋斗,逐梦之旅必会给世界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和感动。

  这是一幕全新的启程

  在大运,看中国。奖牌的太阳神鸟、会徽的传统色、绶带的芙蓉花、熊猫体育图标的中国书画……成都大运会里,处处可见“中国风”“巴蜀韵”。

  有人说,“国际范”“中国风”交相辉映的成都大运会,让我们把期待值直接“拉满”。其实,成都大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国际大型体育盛会,也是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毫无疑问,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世界青年的体育竞技,更是全世界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口。正如瑞典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斯文森接受采访时表示:“大运会举办城市从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深圳,来到中国西南省会城市成都,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变迁。”

以我们之青春共世界之荣光

亚欧“钢铁驼队”成都国际班列发行纪念专列 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运会,不仅展现中国人民充满生机、积极热情的美好生活,更能展示新时代中国自信开放、和平友好的崭新形象。这是青春、远见、多元的中国,这是激情、活力、奔放的成都,璀璨耀眼的成都大运会,必会成为展示中国“软实力”的成功窗口。

  万众期待,全球瞩目。这是青春的和弦,这是世界的共舞。2万名赛事志愿者、1000余支各行业领域志愿服务队伍各司其职,2100余万成都人“人人都是东道主”……成都,正以最青春的姿态,邀全球大学生共赴梦想之约。以我们之青春共世界之荣光,这个夏天,让我们与大运,共精彩!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