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到13.31亿人次、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已达195亿、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亿人次……最近,一组暑期里的“亿级数据”出炉,映照出一个个消费活力释放、烟火气息爆棚、幸福美满生活的火热场景。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给我国经济恢复带来不少挑战。然而,一个流动与繁忙的中国,处处都彰显着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的经济发展状态,让人坚信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始终没变。
暑期是管窥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处于时间节点的重要位置——7月是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从现在到年底这一段时间,进入“下半场”的中国经济“会干出怎样成绩”的发展之问,成为所有人的关切。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肯定“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直言“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凡事预则立。”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去统筹发展,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有它自身的基本逻辑,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进入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有起有伏”必然是种常态,关键在于要让更多人朝着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奋进。此次会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形势,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仅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具体目标,更提振了凝心聚力的发展信心。
在经济领域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定论,那就是“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何而来?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0%的经济增速,也明显快于过去三年4.5%的年均增速,经济增长回升的态势比较明显。这些经济数据不是简单的数字,尤其是把它放在平均增速不到2%的欧美国家中对比,就更知其中的“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内需亦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4方面17项具体措施,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到各地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提供绿色智能家电补贴等举措,促进消费活力加速释放;从铁路部门实施新图、增开列车,民航部门优化暑运国内航线,全力以赴保障暑运平稳运行,到多地数字科技产业园和创新科技园动工,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一连串政策举措落地,一个个生产场景打造,多效并举促进内需潜力释放,为经济发展输出不竭动力。
对于中国经济,有信心更有信任。经济发展是事关全局的深刻变革,我们要看到国内外形势依旧在爬坡迈坎,内需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也要看到国内市场足够强大,在各项稳经济政策组合发力推动下,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不会变。继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后,世界银行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也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如此一来,更显中国经济的“长风破浪,未来可期”!(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