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志愿者”卷走千万救命款,慈善机构有无责任该查清楚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志愿者”卷走千万救命款,慈善机构有无责任该查清楚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9-14 14:39

  作者:重舟

  近日,网传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下属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项目(以下简称“9958项目”)一柯姓负责人以“配捐”之名诈骗患儿家属,卷走千万善款。据报道,9月13日,9958项目的工作人员表示柯某孝已经向警方自首。该工作人员称,此事件是柯某孝是冒充儿慈会的名义行骗,属于柯某孝的个人行为,目前该案件已经立案。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柯某孝前期是河北廊坊救助中心的志愿者,对于柯某孝的行为,儿慈会也是近期才了解到。

  公开信息显示,9958项目系中华儿慈会在2011年3月成立,致力于保障受疾病、意外伤害灾害等影响的贫困儿童的生存权,及时解决医疗经费紧缺和医疗资源管道不畅的问题。很显然,这是一个初衷很好,也极具现实价值的慈善项目。现在却出现了“志愿者”诈骗患儿家属上千万救命款的事,毫无疑问令项目的公信力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目前,虽然嫌疑人已自首,但这场风波仍有很多疑点待解答。

  首先,目前公众及受骗家庭最大的疑惑在于,这个已投案“志愿者”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9958项目的工作人员强调,柯某孝为志愿者,而有被骗患儿家属则称其曾担任9958项目河北团队的主任。此外,“9958儿童紧急救助”公众号曾发布的推送信息显示,一个“中华儿慈会2022年度最佳领导力奖”的奖杯上,印有“柯某孝”的名字。同时,另一则网传截图显示,“9958儿童紧急救助”公众号曾发布获奖人信息:中华儿慈会项目四部9958廊坊团队主任柯某某,也与此次的涉事者柯某孝同名。就此来看,柯某孝到底是不是仅仅只是“志愿者”,显然还是一个大问号。

  他的身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是志愿者的话,还可以将它看作是个人行为,而倘若真是该慈善项目的领导,事件的性质就明显变了。事实上,就目前的种种信息看,诈骗患儿家属善款的荒唐行为得以发生,该项目对应的慈善机构恐也很难完全置身事外。

  一方面,该“配捐”项目据说通常在微信筹款群或病友群发布通知,群成员达几百人。并且此前患儿家属也向9958项目方面递交过资料如患者姓名、病历等。那么,如此规模的参与人群,项目机构方面从来就不知情?同时,患儿家属表示曾多次将配捐款项直接转入柯某孝的私人账户。这样明显违规的操作,机构真的完全被瞒在鼓里?不管怎样,骗局到底是柯某孝个人的“瞒天过海”,还是项目本身的运作管理失范,并默认违规操作所致,还需要拿出更多的事实来说话。

  另一方面,9958项目在管理运作上的问题早就有不光彩的记录。比如,2020年,9958项目曾因“吴花燕事件”陷入舆论风波,涉及募捐疑似超额、100万元捐款去向不清、受助人超龄等问题。事件发生后,中华儿慈会曾接到民政部送达的责令改正通知书,承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各项救助工作,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但现在,更严重的问题重新出现,当真与机构毫无干系?退一步言之,假若柯某孝真的只是志愿者,也该归属儿慈会管理。其如此轻而易举地借慈善机构的名义行骗,基金会对志愿者究竟有没有该有的资质审核?这么多患儿家属被骗,基金会又有没有尽到对捐款者和受助者的风险提醒义务?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诱导患儿家庭将自己的钱(包括借来的资金)拿出去做为筹款来换取配捐的方式,本身就是违规的,不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慈善捐赠概念。并且,此前多地都出现过相关骗局。那么,儿慈会对此到底有没有相应的规范?违规配捐的做法,在中华儿慈会到底存不存在?

  显然,基于种种疑点来看,中华儿慈会将此事定性为志愿者个人行为,并摆出一副“我们也是受害者”的姿态,目前还很难说服受害者及公众。相关部门有必要对疑点作出深入调查,在基础上厘清责任,还原真相。这关系到受骗家庭的权益,也事关社会对公益慈善的信心,务必做到查清楚、查明白。(重舟)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