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来源:经济日报2023-09-17 09:56

  作者:康琼艳

  自助扫码已成为日常消费的“标配”。扫码点餐、停车缴费、购物开票、景区游览……只要轻轻一扫,就能省去现场排队、人工结账等环节,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享受服务。然而,这种本该是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消费体验的方式,却因部分场所设置的必须先关注公众号才能获取服务的操作,变成了消费者的一大困扰。

  困扰之一是影响消费者生活。看似是简单地点击关注,但其实这只是开头:频繁推送的营销广告让人烦不胜烦,微信里时刻提醒未读的“小红点”好像永远都清理不完,成为手机里的“牛皮癣”。

  困扰之二是暗藏信息泄露风险。一些服务在提供之前要求获取消费者的头像昵称、手机号、访问位置等隐私信息,这些过度索取权限的行为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隐患,令消费者深感不安。前不久,“点一杯奶茶产生87条数据”的报道足以反映当下部分消费场景获取个人信息程度之密集。

  困扰之三是消费者很难说“不”。一些服务只通过公众号提供,拒绝关注也就意味着终止服务,不愿关注公众号的消费者并没有额外选项。尽管在进行授权时,多数都会弹窗请求用户的“同意”,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自愿。“单选项”的服务,本质上就是强制,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扫码消费“强制关注”之所以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商家对数字化转型和营销推广的强大需求。一方面,服务线上化已成为实体商业服务升级的必选项。扫码自助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后台沉淀的海量数据也有助于商家及时更新产品内容、调整经营策略。另一方面,借由服务引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有助于商家实现精准营销、提升品牌黏性,增加复购率,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真实销量。但是,经营者不能无节制地将科技的便利性异化为入侵消费者个人空间的工具,而应将提供扫码消费服务的二维码与提供会员服务的二维码进行区分,在自身数字化转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设置界限,把选择的权利还给消费者。

  中消协近日指出,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要警惕“消费便利”成“消费烦恼”,深圳、上海等多地的消协组织也先后发出倡议、开展专项监督和维权行动。北京市也于近日发布合规指引,整理出频繁出现的六类强制关注问题。需要看到,消费者在此类问题中处于弱势地位,少有人与商家较真维权,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强制关注行为大大削弱了维权效果,并助长了商家的侥幸心理。因此,治理此类行为,关键要靠法治力量,通过职能部门联动、提起公益诉讼、曝光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倒逼商家严守法律底线、划清经营边界,让顾客真正感受到扫码消费的舒心和便捷。(康琼艳)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