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航局出台意见提升首次乘机旅客体验感
首页> 时评频道 > 正文

民航局出台意见提升首次乘机旅客体验感

来源:人民网2023-09-18 16:57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乔雪峰)当前,航空出行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据民航局初步统计显示,我国乘坐过飞机出行的人数仅为3亿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航空出行。

  第一次乘机的旅客,往往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办理值机、安检、托运行李等手续,给出行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出行体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航空出行服务,民航局从2021年开始,在西北地区组织开展了“为首次乘机旅客送温暖保畅通”活动,提供一站式和全流程的地面服务、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客舱服务,在为广大首次乘机旅客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基础上,较好助力了航空市场恢复发展。

  记者从民航局获悉,近日,为了推动首次乘机服务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民航局在全面总结西北地区首乘服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标准、技术支持等方面细化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据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靳军号介绍,在扩大首次乘机服务对象范围方面,首乘旅客不仅包含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旅客,也可以是首次乘坐国内航班、国际和港澳台航班、联程航班或购买“民航+其他交通方式”联运产品的旅客。

  靳军号指出,在优化首次乘机服务流程方面,以旅客需求为重点,明确了预约服务、票务服务、问询和引导服务、值机服务、安检服务、客舱服务、联程服务、国际航班服务、不正常航班服务、特殊需求旅客服务等流程的服务要求。

  在创新首次乘机服务产品方面,鼓励各单位围绕多样化的旅客需求,打造“首次乘机+乡村振兴”、“首次乘机+红色记忆”、“首次乘机+圆梦之旅”、“首次乘机+中转服务”等特色产品,有针对性地推出票价优惠活动,有效满足不同旅客的首次乘机服务需求。

  在首次乘机服务标准建设方面,明确要加快推进首次乘机服务行业标准建设,推动实现全行业首次乘机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在首次乘机服务技术支持方面,要求航空信息企业结合各单位的实际需求,在销售系统、离港系统等方面,为航空公司、机场、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等单位开展首乘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靳军号进一步表示,《意见》出台后,民航局将广泛呼吁各单位积极开展首次乘机服务,推动首次乘机服务在全行业深入推广。力争实现两个目标:到2023年底,国内客运航空公司、民用运输机场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向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贴心的首次乘机服务,提升首次乘机旅客对民航服务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十四五”末期,航空出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力争实现我国乘坐过飞机的航空人口达到4亿以上。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