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退订营销短信,本不该由消费者付费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退订营销短信,本不该由消费者付费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9-18 17:02

  作者:史洪举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29日,有网友在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退订短信资费由营销信息发送方承担”。近日,工信部回复称,“我们将认真研究您的建议,并纳入下一步工作统筹考虑,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现实生活中,手机用户基本上都收到过营销短信。尤其在各种大型促销活动前,频繁推送的短信让人不胜其烦。但当前通信运营商的收费机制,却默认退订短信的0.1元资费由回复者负担,金额虽然不大,却明显对消费者不公,理当及时取消或更改规则。

  对不少人来说,过多过滥甚至凌晨发送的营销短信,已经给其正常生活和休息带来了严重干扰。特别是,一些人只是在某个网店购买了一次商品,或者只是浏览了某个网店,注册了相关会员,就莫名其妙地不断收到营销短信。而这主要是因为部分网络平台未充分核实用户意愿,就“默认”用户同意,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根据《民法典》,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根据《广告法》,任何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

  由此可见,对于营销短信,消费者享有拒绝接收和退订的权利。但令人气愤的是,消费者要想退订这些近乎于骚扰的营销短信,不仅需要自己主动发送退订短信,还要承担0.1元的费用。这显然对消费者不公。

  而且,商家和运营商是营销短信的最大受益者,商家可以通过大范围发送营销短信的方式达到广告效果,运营商则可以藉此收取相关费用。在商家和运营商获利,消费者无实质获利的情况下,显然不应由消费者承担退订费用。

  再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供退订方式是商家的义务,减少骚扰短信,维护消费者安宁权则是运营商的义务。由此,商家和运营商有义务提供免费的退订方式,要求消费者承担退订费用则是变相提高了退订门槛和成本,将商家和运营商的义务转嫁为消费者的成本。

  可以说,谁从营销短信中获利,谁就应承担退订费用,而非让消费者为其行使安宁权付出成本,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和公平正义。而且,由发送营销短信的商家承担退订费用的做法,将抑制其随意发送短信的冲动。

  一毛钱虽少,却事关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理当尽快改进现行的营销短信退订规则,要求退订短信的资费由原始信息推送者负担,至少不应由消费者负担。改变这一规则并不需要太大的技术成本,只要监管部门积极作为,运营商全力配合,消费者零成本退订营销短信并非难事。期待改进措施能尽快出台、落地,让人们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享有生活安宁权,免遭营销短信的狂轰滥炸。(史洪举)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