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5亿小视频基地”仅建了门楼,“企业行为”不是推责理由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1.5亿小视频基地”仅建了门楼,“企业行为”不是推责理由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3-09-18 17:06

  作者:朱昌俊

  近日,陕西商洛商州区白先生反映,当地有一个宣称投资1.5亿元打造的小视频拍摄基地项目,启动了一年多,仅建了一个门楼。多名参与投资者找到运营公司法人陈某,想退款、撤出项目无果,求助相关部门协调退款并加强监管。9月16日,媒体记者从商州区相关部门获悉,经初步了解,此事系企业行为。对相关经济纠纷,将依法依规调查处理。

  这些年,小视频衍生产业很火,像小视频拍摄基地这样的项目可能对很多地方来说都比较具有吸引力。从前期宣传看,该项目宣称总投资1.5亿元,包括建设网红直播间、农产品展示馆、乡村文化馆等,听起来投资不小,不仅可以发展视频产业,还能扶农助农,似乎是一个企业与地方共赢的项目。然而,两年过去,该项目仅建了个门楼就不了了之,已坐实了“烂尾”,妥妥打了之前标榜宣传者的脸。

  但其实,该项目在一开始就显得蹊跷。比如,项目方向社会招引资金,个人交3万元诚意金就能占股1%,若项目真靠谱,天底下岂有这样的好事?目前,面对个人投资者要求退款的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已经介入此事,并强调该项目始终属于企业行为,不属于招商引资项目。但是,这到底算不算完全的企业行为,当地政府在此事中能不能完全撇开干系,目前来看,显然还存在疑问。

  比如,有部分投资者指出,他们当初愿意“投资”,主要就是看到了该项目具有“官方”背景。公开信息显示,当地的官方账号曾一度大力宣传该项目,并称“积极引进企业打造短视频拍摄基地,助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此外,该项目也曾获得了当地部门的批复备案。而在引入社会资金的过程中,企业方也不断强调“项目有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和官方报道,后期政府及其他企业也会相继投资,让大家放心”。由此可见,当地政府为此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背书作用,恐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如今项目“烂尾”,在善后问题的解决上,政府方面理应彰显该有的担当,将之完全推给企业,多少都有点推责之嫌。当然,烂尾的出现,相信也不是当地政府愿意看到的,但是,这一幕至少是值得反思的。当初是否对项目的资质和可行性有过严格的把关审核?以“政府未投入资金”来强调政府无责,真的站得住脚吗?退一步说,若完全是企业行为,涉事企业的做法是否已构成诈骗?相关方面到底要不要进一步处理?

  其实,该项目还涉及“资本下乡”,在项目立项上本身就更需多一些审慎。因为农户缺乏足够的风险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企业天花乱坠的说辞给“迷惑”。有当地农户反映,一年多过去了,涉事公司“占用了菜园,砍倒了核桃树,压坏了水管,路却没修,只留下了这座门楼”,“承诺的几百元赔偿款也未支付”。如此结局,不仅未能真正实现助农,反倒是损害了农民权益。这样的教训,理应给当地政府强化招商引资的规范性敲响警钟。

  当前,受大环境的影响,地方招商引资的难度在加大,一些地方招商引资面临更大的压力。但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越应该擦亮眼睛,加强把关评估,防止被一些不靠谱,甚至心怀不轨的“项目”所忽悠。同时,在招商引资考核上,也要以结果为导向,如果只顾着前期在数字上不遗余力搞政绩,后期却不管实际落地效果,这显然也是一种形式主义。此外,没出事的时候把项目作为政绩来看待大力宣传,烂尾了就说是“企业行为”,这样一种前后矛盾的做法,恐怕也不符合打造健康营商环境的要求。(朱昌俊)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