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频繁加价、授权店真假难辨,手机维修不能总像“开盲盒”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频繁加价、授权店真假难辨,手机维修不能总像“开盲盒”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4-05-24 17:32

  作者:守一

  “手机没修好还要付拆机费”“商家一开始报价低,但在维修过程中却频繁加价”……长期以来,手机维修的套路被广大消费者诟病。据《工人日报》报道,目前关于手机维修虽出台了相关服务规范,但多数店铺并未按照标准规范履行,行业标准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类似的体验,手机一旦出现状况,对于去维修还是买部新手机会产生纠结:直接放弃坏手机,会觉得有点浪费;如果去维修,又不清楚到底要花多少钱,即便一开始以为是小问题,修起来往往也不便宜。这维修的费用,是必要支出还是被商家坑骗了,消费者心里也没谱。总之,修手机有点像“开盲盒”,不知道最后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这种现象的存在,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山寨的官方维修店防不胜防。如媒体报道,广州的洪女士在网页搜索到品牌手机官方维修网店,从电话号码到网页到短信提示,看起来都像是品牌授权店。但交了不菲的维修费用后她才发现,其并非官方售后。高昂的维修费用是不是被“坑”了,答案不言而喻。

  其二,手机维修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只能直观看到手机“坏”了,但到底是哪个零部件坏了,坏了的零部件值多少钱,却很难有清晰的判断。因此,不要说那些山寨维修店,就算某些官方授权店,也完全可能把小毛病说成大毛病,从中多收一点维修费用。对此,消费者无从判断。而这可能也是手机维修费用整体偏高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加大对山寨店面的打击力度。不久前,武汉一名消费者将价值7000元的手机送到维修店维修,最后竟被收了14000元维修费。事件曝光之后,当地对该维修店给出了10万元的行政处罚。维修店固然咎由自取,可是据媒体报道,这家店在当地早就劣迹斑斑,如果日常监管能够到位,7000元手机花费14000元维修费的荒诞景观本不该出现。这个案例,对武汉乃至各地的监管,都是一记警钟。

  另一方面,还是要进一步规范手机维修市场。早在2015年,相关部门就发布并实施了《移动通讯终端售后服务规范》,要求维修机构在营业场所公示授权维修证书、服务质量承诺、主要配件来源及价格明细表、服务人员技能资格证书等内容。但这一点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原因之一是该规范只是推荐性行业标准而并非强制性标准。考虑到手机维修市场乱象的多发,及时出台强制性标准,值得相关部门考虑。

  在这个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手机维修服务存在广阔的市场,对此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加强规范性约束,对各方都有好处。(守一)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