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车主投诉被续费弹窗 骚扰不是“小题大做”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车主投诉被续费弹窗 骚扰不是“小题大做”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5-27 10:47

  作者:胡欣红

  沈阳车主李先生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车机系统有一天能被厂家的续费推广给“霸屏”了。如果不在屏幕上手动关闭“续费提醒”这个弹窗的话,不仅倒车影像不好用,其他的界面也都无法显示。

  “关不完”的弹窗广告令人深恶痛绝,而车机系统的“续费弹窗”骚扰同样烦不胜烦。服务到期后,车机联网服务的“续费提醒”弹窗如果只是在启动车辆时出现一下,或许还可以视作善意“提醒”,但不去手动关闭就会一直显示,这样的“霸屏”就近乎霸道行径了。

  实际上,车机系统被“续费弹窗”骚扰的现象并不少见,虽然比较烦,但伸出手指就可以关闭,所以对此较真的车主并不多。李先生之所以难以容忍,与其特殊的驾驶习惯存在密切关联——他上车一般会先挂上倒车挡,如果没提前关闭“续费弹窗”,倒车影像也不会显示,影响了驾驶安全,好几次差点撞上后面停放的车辆。对此,也有网友认为李先生“小题大做”,认为只要李先生记得手动关闭或纠正一下驾驶习惯,“续费弹窗”也就不会造成啥影响了。

  一码归一码。李先生的驾驶习惯或许值得商榷,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掩盖“续费弹窗”霸屏本身违规的事实。专业人士表示,车主的情况属于汽车厂家通过操作系统向用户推送弹窗信息,应该遵守《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可是,李先生致电汽车厂家官方客服并说明情况后,客服表示该弹窗是厂家设计的,车主无法自行关闭。根据《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第五条(六)规定,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服务的,应当以服务协议等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频次、取消渠道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或者影响用户关闭弹窗。如果李先生不能自行选择关闭服务,厂家也不能关闭,那么究竟是厂家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缺陷,还是本来就想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强制”车主续费?倘若任由商家肆意而为,还会不会整出别的幺蛾子?

  两年前,媒体曝光了一起车载导航突然冒出弹窗广告的咄咄怪事。车主发布的中控触摸屏图片显示,“弹窗广告几乎占据中控屏的一半面积,遮挡了车辆前方导航信息”。企业打广告当然无可厚非,但不能违背法规和公序良俗是基本前提。《广告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未经车主允许,在车辆中控屏上随意投放广告,涉嫌侵权。这种把行车安全当儿戏的营销行径,一度引发了公愤。

  车机系统的“续费弹窗”和车载导航弹窗广告,两者的表现形式和危害虽然存在差异,但本质如出一辙。作为有自主选择权利的消费者,车辆厂家这个无法关闭的续费弹窗设计,不仅骚扰车主,驾驶体验感非常不好,更影响到了他的行车安全,所以李先生的投诉绝非“小题大做”。

  车主购车后是否要继续使用车机系统服务,要不要彻底关闭无用的弹窗提醒,消费者理应有选择的权利,对“续费弹窗”霸屏之类霸道行径不能惯着。希望更多的消费者一起来“较真”,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胡欣红)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