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年轻人青睐“丑萌IP” 审美多元化成消费时尚
首页> 时评频道 > 正文

年轻人青睐“丑萌IP” 审美多元化成消费时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30 17:59

  走进山东博物馆,长相“丑萌”的“镇馆之宝”亚醜钺格外吸引观众目光。“我特别喜欢它的表情,透露着一股‘清澈的愚蠢’。”大学生游客刘翊宁告诉记者,亚醜钺在年轻群体中人气颇高,它衍生的表情包广为流传,文创产品更是有名的“断货王”。

  “丑萌”文物火爆出圈,山东博物馆不是个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无语菩萨”等文物都曾因“反差萌”圈粉无数,被网友戏称:“丑得各有千秋”。

  5月26日,亚醜钺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王采怡 摄

  近年来,年轻人群体中刮起了一股“丑萌”风,从博物馆文创到搞怪玩偶,从宠物无边抱枕到黏土滤镜,古灵精怪的“丑东西”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相比于千篇一律的“美”,年轻人开始爱上别具一格的丑。

  形状扭曲的陶瓷杯、龇牙咧嘴的玩偶、涂鸦风格的帆布包……在位于济南市芙蓉街的一家文创商店内,千奇百怪的“丑萌”商品吸引众多年轻人驻足观赏。

  店长陈雨辰认为,这些“丑东西”看似没有意义,实则别有趣味。“比如这个陶瓷玩偶,它的歪嘴斜眼其实是为了表达一种幽默和自嘲的态度,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一丝乐趣。”

  几位正在选购“丑萌”玩偶的年轻人表示,这些商品虽然外观不漂亮,但能带来特别的情绪价值。“00后”女孩刘冰如说:“每次看到这个‘丑青蛙’,我都忍不住想笑。而且它们很有个性,不受传统审美的束缚,也启发我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月25日,济南市芙蓉街文创商店里的“丑萌”产品。 王采怡摄

  不仅如此,年轻人还把“丑萌”审美带进了宠物界。最近,养宠人士纷纷拿着自家猫狗的“丑照”定制一种无边框的异形抱枕,“丑猫抱枕”一时风靡各大社交平台。

  “丑得一般,我不喜欢;丑得惊人,我倒要买回来看看。”秉着这样的想法,新晋“铲屎官”王梓涵给自己的猫定制了一款“丑猫抱枕”,尽管有心理预期,收到实物后她还是愣了一下。“它看起来就像一条风干的鱼。虽然丑得出乎意料,但是我越看越喜欢。”

  某电商平台近几年还专门举办“丑东西”大赛,碧绿青蛙勺子、开水壶头盔等产品丑出风格,订购火爆。“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文创消费同比增长90.24%,年轻人热衷于为独特、有趣的创意买单。

  “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化和自我表达,‘丑萌’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非传统、不拘一格的审美视角。”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辉表示,从美学角度审视,“丑萌”并不意味着审美降级,而是一种审美多元化的体现。这种审美趋势促使人们重新定义美的边界,认识到丑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美,具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李辉说,年轻人的审美偏好正深刻地影响市场和文化走向。未来,“丑萌”文化可能不仅是一个短暂的时尚风潮,而是演变成一种稳定的亚文化元素,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审美体系中。(记者:王采怡)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