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儿童牙齿矫正低龄化加剧,家长的焦虑又多了一个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儿童牙齿矫正低龄化加剧,家长的焦虑又多了一个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4-05-31 17:03

  作者:朱昌俊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将眼光投向低龄儿童口腔市场,在一些城市,儿童口腔连锁诊所随处可见。在这些儿童口腔诊所中,低龄矫治靡然成风,甚至有诊所建议1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他们宣称“牙颌畸形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长大后基本不复发”。多名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牙齿矫正属于医疗行为,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遵守科学治疗原则。

  儿童矫治牙齿的低龄化趋势,实际已形成一段时间了。从客观上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越来越舍得为孩子花钱,加之现在步入“颜值时代”,很多家长也会对牙齿等与孩子颜值相关的细节有更多的关注,从而表现出非常迫切的干预愿望,这种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牙齿矫治作为一种医疗行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尊重科学,如果一味追求“矫治要趁早”,不仅可能达不到矫治的效果,还可能对孩子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等。正如专业人士所指出,牙齿矫治对孩子的年龄是有一定要求的,并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贵也好”。但目前由于家长的重视心切,加上一些儿童口腔连锁诊所在营销上的推波助澜,很容易加剧家长的焦虑,出现过早矫治,甚至过度矫治的情况。对这样一种“风气”,的确需要家长们有更多的理性思维。

  比如,从媒体调查来看,有“两岁半幼童每天戴12小时牙套”,有的家长给3岁半的孩子做矫正,还被群友说“太晚了”,这背后可能更多还是源自一些家长的焦虑,而非科学判断。一些机构和口腔医生在线上社交平台宣传或线下问诊时,也往往会刻意去强化这一点,诸如“儿童正畸千万要趁早”“早做选择,别等孩子长大后再后悔”“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牙齿矫正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效果好、不复发”等等,都体现出明显的引导消费的倾向,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科学和专业判断。

  有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商业性儿童口腔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商家为了吸引客户,刻意制造焦虑,拿越早矫治越好的营销话术来误导家长,不仅导致牙齿矫正日益低龄化,还使得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屡屡出现。鉴于此,除了呼吁家长们在为孩子做牙齿矫正手术前,尽量多前往专业口腔医院进行门诊咨询,多参考一些专业意见,防止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盲目矫治,对于儿童口腔诊所也需要专业化的规范,如行业协会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引导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随着这块市场的不断增大,行业规范程度的提升可以说是越来越重要。

  当然,正如专家所强调的,相比于儿童牙齿矫正,更应当“矫正”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牙齿问题焦虑”。实际上,如今家长们的焦虑在方方面面都体现得很明显,从最开始的焦虑学业成绩,到逐渐延伸到比拼兴趣特长的培养,再到如今又转移到“颜值”上,这样一种群体心态的确耐人寻味,也是家长和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均深感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到底如何从这种集体的、全方位的焦虑中走出来,值得深思。(朱昌俊)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