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发挥风光“大基地”更大作用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发挥风光“大基地”更大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13 10:46

  作者:翟大伟

  当前,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下简称“大基地”),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已成功推动三批大基地项目建设,西部、北方地区大基地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取得显著成效。

  自“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来,我国大基地项目进入快速发展期。按照规划,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集风光水火储于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随着三批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有序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历史性地超越火电。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同比增长34%,占新增装机的92%。

  眼下,考虑电源经济性、直流输电效益和安全稳定性等因素,大基地主要是通过风光与火电、水电等打捆方式向外送电。在商业模式方面,新能源占比低的地区以“保量保价”的全额保障消纳为主;新能源占比较高的地区,以“保障性消纳+市场化交易”结合方式消纳新能源,未来新能源将逐步通过参与市场交易获取收益。考虑当前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下一步,为确保大基地健康有序发展,亟待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基于大基地功能定位,建立相适应的市场化交易机制。随着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推进,相对于传统电源,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大基地在优化电源结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国家电力安全和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具备多元化价值。结合新能源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征,不断优化市场组织方式,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中长期合约体系,修订现货交易市场规则,优化省间电力交易机制,推动大基地新能源外送。探索将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内部聚合平衡的方式联合参与市场,提高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科学设置偏差考核规则,做好现货市场规则和“两个细则”考核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对新能源发电的重复考核。

  提高绿电消费需求,实现新能源环境价值。新能源电源的价值体现在电能量价值和环境价值两个部分,为更好发挥新能源的环境价值,丰富绿证应用场景,扩大绿证绿电交易规模,不断促进电力市场绿证市场、碳市场的有效衔接。逐步扩大用户侧绿色电能消费比例要求的范围。

  完善新能源配储机制,建立储能成本疏导和价格机制。根据各地电源结构特点和电网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新能源配储规模,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配置储能。推动建立新能源配套储能,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机制,减少弃风弃光率,拓展收益渠道,充分调动新能源配储积极性。鼓励各地根据电力调节需求和电价承受能力等,研究制定适应新型储能发展的价格机制,提升储能使用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大基地科技创新研究,建立完善技术标准。组织大基地企业、电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有关部门,围绕大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联合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不断制定完善有关技术标准,推动大基地技术发展和应用。同时,进一步深化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规划的系统研究,不断探索大基地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发挥的多元化价值。(翟大伟)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