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揭穿那些打着“乡村振兴”幌子的传销诈骗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揭穿那些打着“乡村振兴”幌子的传销诈骗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4-06-18 16:48

  作者:龙之朱

  花5000元“认养”一头黑猪,之后每天都有“返利”;若发展新会员,可获得新会员认养金额20%的“返利”……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一个名为“禾元农场”的App靠“认养黑猪”两年收取会员资金4亿多元。前不久,四川雅安石棉县法院对这起新型网络传销案公开宣判,24人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获刑,其中传销组织头目刘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80万元。

  又见传销,还是穿着网络科技的马甲,5万多人身陷其中,被坑骗钱财还帮着头目继续“拉人”。传销屡禁不绝,一再兴风作浪,令人叹息,也引人深思。

  从报道看,操盘者编故事、画大饼的能力确实很强。在他们的话术中,一边打的是“乡村振兴”“智慧农业”“云养殖”等宏大旗号;而另一边则是赤裸裸的诱之以利:花5000元认养一头生态黑猪,在其生长的200天里,每天产生2斤猪肉,平台以50元/斤价格返“劵”回收;推荐他人“认养”,可获得认养金额的20%返“劵”。如此暴利,如此“天天都能看到收益”,不怕没有人入彀。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参与的人其实也知道在干什么,不过是想着赚一把就抽身而已。客观而言,只想当上家分利润,拼命找下家接锅,这也是很多传销参与者的幽暗心理。然而,任何一起能引发众人跟风的闹剧,其背后必有坑骗人的自洽逻辑。

  其一,这是一种新的骗局模式。因为主事者在传统传销模式上涂抹上“网络”“云”的华丽油彩,所以给人一种更高级的感觉,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种新经济、高科技的创富模式。而用来“填充”这种模式的,则是各种花样和细节。

  比如,你能从App上实时看到你认养的大黑猪;还能看到在多地成立的新公司,以及与养猪场签订的合作协议;当然还少不了文字精美、有情怀的“小作文”……所有这些,都会先入为主地传递出一种妥妥的科技范儿,并不断强化受众的认知。

  特别是,这些传销骗局往往会利用国家政策,胡乱攀扯,随意嫁接,以“碰瓷”的方式混淆视听,将政策拿来作为背书。像认养黑猪这样的行为,就是把骗术编织进政策语境中,通过夸大宣传,编造扶持政策,吹嘘上市前景,对会员“洗脑”。

  其二,这也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任何骗子都不会公开说自己是骗子,在认养过程中,一开始肯定会给受害者一些“甜头”,继而进一步“画饼”。据报道,40多岁的农民姜勇(化名)先后“认养”了41头黑猪,共投入20.5万元,还发展了5个会员。尽管他没能拿回总计49万元的“返利”,但开始还是提现了8万多元。

  有了这样真实的提现,无疑就等于有了最好的见证。这样真假难辨,则黑猪认养自然会顺利得多,一般人很难抵挡得住“真金白银”的诱惑。也因此,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事实上,“认养”种种,也是这些年传统传销“转型”新型网络传销的一条通道。除了认养黑猪,还有借养牛、养羊、养鸡等外壳包装的骗局。而此次被查的“禾元农场”,背后就是曾因从事传销活动被打击过的庞博集团。

  “认养黑猪”托不起乡村振兴的梦。乡村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是编造几个概念,不发展支撑性产业,拉一些“认养人”为科技付费,却无法将当地千千万万的农民纳入整个体系之中,这样的模式不可能成功。

  层出不穷的传销变种,要求相关部门从市场、资金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当然,从社会层面看,也需要人们不断克服侥幸心理和不劳而获的心态,不要总想着获取暴利,多一些理性和清醒。(龙之朱)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