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马青
最近,公安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完善家暴告诫制度,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干预。
有人以为,只要把家暴等同于故意伤害,就能直接制裁施暴者,简单干脆。但事实却是,家庭关系不同于陌生人关系,家暴也远比陌生人冲突更复杂。受害者长期处于心理控制和情感勒索之下,TA们遭遇到的家暴类型,除了殴打之外,还包括经济控制、言语羞辱、冷暴力等。所以,受害者的遭遇不能简化为“被打了”,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受害者“被困住了”。因此,完善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就是为受害者脱困提供执法层面的助力。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出具告诫书9.8万份,有效发挥了告诫制度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警示器”“缓冲阀”作用。
但在实践中,很多人觉得告诫书太温和,如同罚酒三杯,施暴者几乎不付出代价,而受害者却有可能面临变本加厉地报复。例如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一起家暴案例:四川省泸州市看守所民警高某被曝婚后两年对妻子实施家暴,受害者曾多次报警,并寻求施暴者单位的帮助。可哪怕是执法单位,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也还是“劝和不劝分”的传统逻辑,派出所开具了《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后,也未见下文。大家都知道“家暴零容忍”的概念,可没有体系化的支持,受害者如何才能做到“零容忍”呢?
总的来说,家庭暴力告诫制度面对着“家暴是家务事”的观念阻力,存在着证据标准不统一、地区差异大的问题,以及社会支持体系欠缺,告诫书难免单薄无力的现实困境。
因此,这份《意见》有针对性地给出了解决方案。一是,明确了家暴的证据标准。基本证据条件包括:加害人对实施家庭暴力无异议的,需要加害人陈述、受害人陈述或者证人证言;加害人否认实施家庭暴力的,需要受害人陈述或者证人证言以及另外一种辅证。辅证类型包括记录家庭暴力发生过程的视听资料、相关电子数据、伤情鉴定或求助记录等8类。统一且细化的标准,可以让家暴事实的认定更加科学,避免执法模糊和地区差异,让这个制度平等地照亮每一处阴影。
二是,强调了告诫是一种制度化保障,明确法院、教育、民政、司法、卫健、妇联、妇儿工委等有关部门职责任务及工作衔接机制。警方出具告诫书只是整个制度的一环,只有通过跨部门协作,告诫书才能从平面到立体,为受害者撑起坚实的保护伞。
惩罚施暴者,是对正义的期待。但从反家暴的角度说,这还远远不够。告诫制度要让施暴者明白,暴力行为不会轻松过去。《意见》从出警、认定家庭暴力,再到出具、送交告诫书,到最后的查访每一步都做了清晰的规定,也就是说,在这个制度体系之下,施暴者会定时面对居委会、公安的查访,会面对外部力量的监督。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则让受害者可以获得包括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帮助。完善的制度保障,也能进一步扭转社会上陈腐观念的惯性。
当然,家暴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告诫制度更多是在执法层面发挥作用,只是反家暴的制度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应该还包括心理咨询、庇护所、职业培训等方方面面,帮助受害者拥有脱离暴力、重建生活的能力。
暴力不过是一种欺软怕硬,在反家暴中形成越多的共识与合力,受害者才能更快走出困境。(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