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 浩
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推动人员、资源要素跨境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的通道枢纽。今年9月份,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能显著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压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环节合规成本,推动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和产业链衔接,更好联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近年来,各地从实际出发,加大智慧口岸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内蒙古发挥沿边优势推动智慧口岸建设,部分口岸通过探索推动AGV无人驾驶通关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实现了口岸现场无人化作业。
当前,国家启动实施智慧口岸建设试点,不少口岸被纳入试点。对国内诸多口岸而言,应进一步学习试点口岸的经验,加快口岸智慧化转型升级,推动高效便利通关,促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针对不同口岸类型的不同情况,要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比如,普通口岸要补齐基础设施、设备短板,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口岸通行能力;重点口岸要在大宗商品通关、查验等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上进行提升。同时,加快推进运行管理数字化、综合服务便利化;枢纽口岸要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步伐,尽早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智慧口岸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从硬件上智能升级,还要从内部管理、服务流程等软件上实现变革。比如,不断深化口岸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企业常办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随时办。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功能建设,推动“单一窗口”功能向口岸物流、金融等服务环节拓展,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
口岸兴,则外贸兴。推进口岸智慧化转型升级,不仅要立足国内口岸,还应推动毗邻国家同步升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设施设备。同时,加强与全球主要口岸合作,探索推进数字化提(运)单互联互认、无纸化放货、跨境物流全程可视可溯等合作方式。通过智慧口岸建设升级,形成智慧互联、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吴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