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用算法打败算法”,大数据成了年轻人最新的整顿对象。据媒体报道,连日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分享“反向驯化大数据”的教程帖。深谙此道的网友认为,消费者可以通过评论区哭穷、注册新账号等“假动作”改变平台对用户的消费水平定位,从而拉低商品价格,以此应对平台的大数据杀熟。
从被动接受到反向驯化,这可以说是一种数字社会中的独特景象。然而,网友们整顿算法的操作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多家旅游出行平台客服回应,机票价格实时变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便降价也不能证明是消费者评论的结果;此前也有从业者指出,随着平台算法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反向操作的普遍化,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逐渐减弱。
算法的“不公平”并不是个案,不同手机查机票价格相差三倍、高级会员打车报价比低级别会员更高等等,都是近几年引发过大范围争议的事件。因而,这种“用抽象对抗虚无”的方法之所以“一呼百应”,归根到底是平台价格机制的不透明令人缺乏安全感。即使《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中都提到,不得根据个人信息,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但平台利用算法技术分析消费者行为,隐蔽地实行“杀熟”,仍然难以被察觉到。即使消费者发现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后续维权也大多因举证困难无果而终。
不过,即使只是一种情绪宣泄,也不代表网友的“整顿”是毫无意义的。借着这一话题的讨论敦促平台和监管部门重新审视和优化定价策略,在公平交易权、消费者隐私保护等问题的管理上有所行动,最终塑造诚信透明的市场交易环境,才是最终应当追求的目标。(张尔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