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冯海宁
据媒体报道,2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礼堂大厅变身影厅,为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开设专场放映。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观影图片,有人称“上午人大会议闭幕,下午就无缝衔接看哪吒了!”也有人表示“资源不闲置,河南领导务实接地气”。
对此,河南省人民会堂一工作人员表示,当天上午会议结束后,承办了其他商业活动,“我们主要是以政府会议为主,没有政府会议就搞商业活动。”最近,票房不断刷新纪录的《哪吒2》,在一些城市仍然“一票难求”,原因之一便是影院银幕数量、座位数量供给难以满足旺盛的需求。而河南省人民会堂超过2000人的超大承载量,无疑能为观众提供观影服务,不仅满足了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为这部国产动画电影扩大票房收入作出了贡献。当然,会堂管理方也会获得相应租赁收入,可谓是“一举三得”
事实上,各地都有类似的公共会堂,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并负责日常管理,以服务政府会议为主。有的公共会堂几乎从不对商业活动开放,普通市民也就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公共资源;有的会堂虽然会用于商业活动,但使用频率不高,这均造成公共资源程度不同的浪费。反观河南省人民会堂,上午在开会,下午变为影院,充分体现了“高效利用”“不浪费不闲置”的原则。
不少人因此称赞河南省人民会堂“接地气”,说明公众乐见这类公共会堂合理利用。而且,“接地气”之说还隐含另一层意思,即作为政府日常管理的公共会堂,放下了“架子”,贴近了市场,发挥了更多价值。虽说会堂主要功能是举办会议,但整治“文山会海”后,政府部门会议频率相应减少。将空闲的会堂用于商业活动,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盘活闲置资源的路径。
坦率地说,包括人民会堂在内的这类公共会堂,本身就应该是“接地气的”。更进一步说,要想让人民会堂高效率利用成为常态,也可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在服务社会方面走向规范化。
简而言之,河南省人民会堂上午在开会、下午放电影,为这类公共会堂科学利用打了一个样,期待更多类似的地方公共会堂能参考、效仿,不要让人民会堂变成少数人的会场,还应该成为广大市民可享用的资源。(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