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谷子 于天明
“学生的‘盘中餐’,是家长的‘心头念’,却成为某些人的‘唐僧肉’,真正吃到学生口中的还不足60%!”山西临汾,在赵孟锁任汾西二中校长期间,学校应用于购买食材的费用总额为1072万多元,但被他截留、套取、挤占的食材费却高达420多万元。不仅如此,学校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库存去向不明等问题。“校长”赵孟锁已被开除党籍公职,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撕开“口子”,揭开“盖子”。“硕鼠”不仅破坏了教育系统和教师队伍的清廉形象,而且违法违纪败坏社会道德风气。为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存在的突出问题,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已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累计立案1827件、处分1994人。2024年,国家监委督促、指导、依法查处涉及中小学食堂及供餐问题达3.8万件,处分2.3万人。
面对镜头的赵孟锁忏悔道,“当一名校长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校长很不容易。一把好牌,让我打得稀巴烂。”看似痛心疾首,但也暴露出根本上的认知偏差。“校园餐”是为阳光餐、放心餐,从来就不该是任何人手中的“牌”;让学生吃好饭,也从来就不是什么评价“好校长”的高标准,而是最基本的底线。校园餐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家长及全社会托付给学校的责任,甚至是国家的期望。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力占为己有,视为“可打之牌”。
这里是《目光》专栏,愿你目之所及,皆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