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月开始,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一批高校将迎来春假;新近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引起社会对春秋假的讨论。
春秋时节,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风光迷人,推行春秋假使得学生群体有更多时间开拓视野、充盈自身,让他们的读书生活不再是一种定式化的管理,而有更多调整的契机。同时要注意到,大学和中小学的春秋假又大有不同。大学生已经成年,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中小学生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放假期间谁来照顾,是“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的核心议题。
让家长有时间、有精力带着孩子出行,在休假时间冲突的情况下保障好学生的托管工作,让这部分学生在春秋假期间同样有所收获,也需要制度同步匹配。只有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和实现弹性错峰休假,家长们才能够与同处春秋假中的子女一道,从课堂和教科书之外获取知识,共同为提升教育质量而努力。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制作:金凌冰 董怡梦
AI工具:通义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