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伍里川
“知名中老年线上教育机构三年卖课1.8亿元”“把握下一个风口:银发经济热门赛道”……近年来,中老年人线上兴趣培训产业迅猛发展,各类机构纷纷入场。与此同时,网络培训围猎中老年人现象也频频显现:低价引流高价卖课、所谓名师并无资质、虚假宣传授课质量差。
这些套路并无出奇之处,本质上大同小异。此前媒体披露过网络主播培训市场乱象:机构鱼龙混杂、培训课层层开班、套路深,甚至暗藏骗局,就是明证。这也说明,在培训市场中,忽悠者玩来玩去还是“老几样”。
然而,某些网络培训机构的话术和手段却对部分中老年人特别“受用”。媒体记者调查时发现,在一门国学直播课中,“名师”通过分析学员的姓名、手机号和房屋户型图来“断财运”“看风水”,通常两三次的直播互动,就能让部分学员对机构产生初步信任。无疑,煞有介事的“秘术”传播,为后续“定点突破”“请君入瓮”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事实上,洗脑加低价诱惑,令一些中老年人陷入深坑,难以自拔。
客观上,一些中老年人对网络涉猎不深,“数字鸿沟”的存在也让他们深感迷茫,对于套路和陷阱缺乏识别技能。但应该看到,一些网络培训机构精准切中需求,大打“健康牌”“国学牌”,走“情感路线”,用甜言蜜语哄骗中老年人上钩,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一些中老年人不听家人之劝、只听“名师”指点“迷津”,关键原因就在于此。
网络培训出现围猎中老年人现象,不仅直接坑害了中老年人、危及家庭和社会稳定,还打击了中老年人求知和社交的积极性,阻碍了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个中问题,不容小觑。
当下,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呈现一片红火局面。《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将达到12万亿元至15.5万亿元。市场体量大、前景广阔,是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搭建、完善老年教育平台丰富老年文体服务。国家层面的鼎力支持,更是为银发经济注入强大的政策加持力。
这一红火局面,不容破坏。应该看到,《意见》明确要求“打击涉老诈骗行为”,这是保护中老年人合法利益、营造网络培训良好生态的关键所在。因此,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为中老年人创造更多福祉,也坚决清理套路和陷阱,是题中应有之义。针对一些利欲熏心、别有用心的机构所制造的乱象,必须加大遏制力度,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治理。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中老年人学习新技能的需求与热情,多领域协调资源、增加供给,已成为必须正视的现实命题。正如专家所建议的,针对该行业缺乏宏观统筹的问题,可以将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确定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并鼓励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课程。现实中,一些城市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公益讲座,或组织图书馆、高校进社区宣讲知识、推介书籍,成效明显。当越来越多的优质课程出现,老人也就不会偏信某些高价宣传了。此外,当通过善政激励,吸引更多具有品牌效应的社会机构进入相关行业,以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赢得中老年人的心,就能助力市场“洗牌”,逐出那些“套路型”机构。
一言以蔽之,乱象丛生的市场亟待深度治理,渴求新知的心灵亟待呵护。以实际行动帮助中老年人,使之免于被欺骗、被伤害,迫在眉睫。(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