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孔德淇
五一假期,多地政府机关食堂向游客敞开大门: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推出3元至18元不等的小碗菜,安徽黟县宏村镇政府食堂10元套餐有五菜一汤还送黄山烧饼,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标准套餐定价18元,主打“鲜辣衢州”风味……这股“开门纳客”潮,绝非一顿饭的简单供给,而是城市治理智慧与服务理念革新的生动缩影。
政府机关食堂,曾是机关单位内部的“专属空间”。如今主动开放,是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服务意识的觉醒。节假日里,机关食堂闲置的场地、设备与人力,摇身一变成为服务游客的“生力军”。这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更将政府资源转化为惠民福利。
旅游体验是一场细节的较量。热门景区周边,“天价餐”“排队难”让游客望而却步。机关食堂以政府信誉兜底,用平价美食直击旅游消费痛点。黟县的实惠套餐、衢州的特色风味,既是城市诚意的具象表达,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有力矫正,也是旅游服务从“拼资源”迈向“拼细节”“拼体验”的有力体现。当游客在机关食堂花小钱吃到地道美食,收获的不只是味蕾的满足,更是对城市的信任与好感。
机关食堂开放,更是文旅融合的创新探索。衢州在食堂内展示非遗手工艺品,荣昌将地方特产融入就餐场景……不少地方将就餐与文化体验融合,让一顿饭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游客在这里品尝美食、感受文化,城市形象也在口口相传中愈发鲜活。这打破了传统旅游“重景点、轻体验”的定式,推动旅游经济从“门票依赖”向“综合消费”转型,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机关食堂开放,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政府主动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精准响应游客需求,展示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当庄严的机关大院成为充满烟火气的便民驿站,政府服务便融入了民众日常生活。
当然,开放之路并非坦途。客流激增带来的供应压力、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与周边商户的利益平衡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各地政府提前谋划,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合理预估客流量,做好食材储备与人员调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游客吃得放心;明确功能定位,与周边商业餐饮形成互补,让机关食堂既能“开得敞亮”,也能“管得到位”。
机关食堂敞开大门,透露出了城市的温度与担当。它打开的是就餐的通道,更是政府贴近民心的桥梁,是城市拥抱发展的窗口。期待这股“开门潮”持续涌动,成为城市治理的常态,让公共资源更好地服务人民,让城市在创新服务中焕发蓬勃生机。(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