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任冠青
在培训机构上线上课程,却遭遇外教情绪失控——近日,北京一家长反映的课堂不当行为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该家长称,自己为7岁女儿在某英语培训机构购买了线上一对一课程,但5月11日晚在上课时,外教表现得极不耐烦,最后情绪失控,大喊“I don't understand XXX(我不知道XXX),get out(滚开)!”随后该外教关闭了摄像头。对此,涉事培训机构称,已立即终止与涉事外教的合作关系,并永久列入行业黑名单,后续会跟进此事,退还课时费并做好安抚工作。
近些年,不少人都有练习外语特别是提升口语水平的需求。相应地,能够跨越空间界限、还原外语语言环境的线上外教行业也迅速发展。不过,这一领域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存在师资和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除了此次曝光的外教情绪失控现象,类似外教上课迟到、进入课堂后玩手机等不专业的表现,外教无专业教育经历甚至没有大学学历,以及部分机构“挂羊头卖狗肉”,对外教资质虚假宣传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端。
这些培训乱象,不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外语水平,还很可能造成误导,伤害甚至毁掉学员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而言,缺乏基本职业素养的外教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丧失探索兴趣。类似外教情绪失控并进行语言暴力的做法,更是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直接影响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此事中,家长就表示:“女儿在出此事之后,连着两天不太跟我说话。有一天突然跟我说了一句,在学校上英语课的时候我想到那个外教老师那张脸了。”
在外语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的当下,加强行业规范、明确准入门槛,防止滥竽充数者误人子弟,显然非常有必要。
外教既然是“教”,就应当具有基本的从业资质和准入门槛。2020年,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的《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外籍人员从事外籍教师工作的,应当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Z字签证(即工作签证)和工作类居留证件,获得批准并按规定进行外籍教师备案后,方可开展教学活动。
在专业资质方面,目前较为通用的是TEFL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等证书。不过,此类证书更多是对申请人语言水平的认可,而有关教师的教学能力、道德素养等,则缺乏更为统一、规范的认定标准。
但事实上,合格的外教绝不能只凭其流利的母语就匆匆上岗。如果外教不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不懂得尊重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那么再流利的语言优势也无济于事,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如果外教价值观存在偏差,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甚至难以实现自我情绪的控制,更不应该获得相关教学资质。
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行业的运营规范,督促培训机构严格对外教人员的招聘流程和审验环节,确保相关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资质,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规范和监管。此外,外语培训行业也需通过设置行业黑名单等机制,倒逼外教从业者约束自身行为,避免类似的课堂不当行为再次发生。(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