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乔瑞庆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个实用小贴士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从“China Travel”(中国游)到“China Shopping”(中国购),外国人来华“买买买”正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支付平台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在华消费中,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等的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购”走红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是退税政策全面升级,来华购物更划算。按退税率11%计算,再扣除2%手续费,外国游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真金白银的实惠让他们更愿意满载而归。二是便利服务全程在线,消费体验更丝滑。免签政策持续放宽、退税商店数量增多、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激发了外国游客随手买、多次买的消费热情。三是社交平台现象级传播,中国魅力更凸显。今年以来,中外网友的“对账”热潮,埃文·凯尔、“甲亢哥”等先后开启中国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中国购”蔚然成风,更折射出“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的跃迁。曾经,中国人跨海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的场景屡见不鲜。如今,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以国产卫浴产品为例,智能马桶不只是清洗工具,还是健康监测的入口;花洒不只是出水工具,还能唱歌解压。从曾经仰视跟随到如今定义标准,中国卫浴行业已经崛起,类似的故事还在持续上演。从国际精品到国货潮品,从特色美食到非遗文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正在供给端构建质量优势,形成对全球消费者的价值吸引力。
全球“购物车”与中国消费市场的双向奔赴,既是境外游客的主动选择,更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到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从省际离岛免税的试点,到多式联运的畅通,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世界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
不过也要看到,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目前,不少免税店仍以销售进口商品为主。在此背景下,广大经营主体需紧抓入境消费热潮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敏锐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设计,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常来常买。
“中国购”的火爆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未来,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开放纵深推进、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中国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