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胡栖安
据报道,6月25日,山西运城临猗县15岁男孩小海(化名)参加临猗县三中体育特长生考试时猝死,家属质疑校方未在黄金时间段内有效施救,且考试未按要求配备相应保障措施。7月7日,临猗县教育体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学校在组织考试期间未按要求配备医护人员的情况属实。事发后教体局一直在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并全力做好善后事宜,对相关失职行为严肃追责。
一个15岁的追风少年,大好年华最终定格在学校的跑道上,这一悲剧让人痛惜,也让人愤怒。学校组织体育考试,为什么不按规定安排医疗保障?这是一次偶发的意外,还是长期以来漠视学生生命安全而导致的必然灾殃?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考前监管为什么没有起到作用?
据披露,小海去世后,医院临床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根据家属提供的一份《临猗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表》复印件显示,小海无既往病史,心、肺、肝脏、四肢等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这也意味着,小海的心跳骤停,并非不可施救。
一般来说,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也叫“黄金4分钟”。在此期间,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数据也显示,心脏骤停患者每延迟1分钟施救,生存率下降7%-10%。
遗憾的是,尽管在临猗县教体局印发的《临猗县2025年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学校在考试中应加强医疗保护措施、安排医护人员全程参与,但小海此番参加考试的临猗县三中却并未照办,这也使得孩子们的体育考试实际上处于无保护的状态。
监控画面显示,8点07分51秒左右,小海冲过终点线后晕倒在地;8点22分08秒左右,一辆救护车进入学校操场,约8点23分42秒左右离开。也就是说,从出事到救护人员到现场,大概用了15分钟时间。
很难想象,中学招考体育生竟不安排医疗救护人员。涉事学校仅仅是今年疏忽了,还是这样做已成惯例?退一步讲,即便该校、该县以往并未发生过类似猝死事件,那也不是轻忽的理由。
从学校层面讲,县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不应成为悬置的虚文,文件要求现场要有医疗保障,那就应该落实到位,决不能糊里糊涂蒙混过关。
而从教体局层面讲,保障考生安全,确保不出现意外,绝不是小事,不能仅仅止于下个文件,考前有没有现场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有没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有没有要求整改?这些都应具体落实。
从社会层面看,也不要认为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就一定安全无虞。来自去年年底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的数据,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其中不乏青少年。
也因此,从学生安全角度考量,除了在重大活动、考试等过程中,按规定配备好医疗保障人员和设施,还应考虑在人员密集的校园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对教职工和学生培训急救知识与技能等。
说到底,要实现“有人倒下,第一时间有人来救,有人会救”,有关各方必须各负其责,真正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胡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