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事前阻断私拆承重墙行为更为重要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事前阻断私拆承重墙行为更为重要

来源:光明网2023-05-12 16:29

  【阅读提示】多地现私拆承重墙乱象 谁来守护房屋安全“顶梁柱”?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哈尔滨某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报道称,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并非个案。广州、杭州、武汉等地均出现因承重墙被砸造成破坏的现象,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私拆承重墙是无可争议的违法行为。民法典规定,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筑法规定,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出,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属于共有部分。有律师指出,承重墙属于住宅建筑共有部分,私自拆除属于违法行为,若使整栋楼变成危楼,则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

  私拆承重墙的违法行为与其相对应的刑罚和附带民事赔偿不可谓不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和减少这一违法行为的作用。只不过,私拆承重墙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仅靠刑罚和民事赔偿是难以抚平相关权利被侵害者。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其所购买的住房或是举全家之力或是外借贷款所得的唯一住所,不仅承担着为他们遮风避雨的功能,更是他们一生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贵重的私人财产。如此次哈尔滨某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导致该楼栋4楼至21楼出现不同程度的墙壁开裂情况,初步预估损失达1.6亿元。过亿元的巨额损失,相关责任人是否有能力承担相应赔偿,显然需要打个问号。

  一栋居民楼承重墙被严重破坏,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就是该楼栋被评为D极危楼。因而更为具体的问题在于,尽管现如今的建筑施工水平能够对类似危楼进行事后加固修缮恢复其居住功能,但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自有住宅是否长期安全将长久萦绕在他们心中。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涉事楼栋在后期加固修复可以居住,但这样的住房显然难以在二手房市场中顺利交易。即便能够成功交易,依据生活常识,现有产权人只能以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售出。上述情况,都是私拆承重墙带来的额外后果,而对于这样的情形,相关权利被侵害者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因此,哈尔滨某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引发关注,借此机会大力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社会更应关注和讨论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这一机制要能够在事后进行有效弥补,如让私拆承重墙事件中相关责任人真正履行了相关民事赔偿责任,让受侵害居民拿到实实在在的赔偿。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方向在于,如何让私拆承重墙的行为在事发前尽可能得到有力约束,避免此类行为发生。除了人们常说的装修前需到相关部门备案,物业管理方需履行日常巡视检查责任等方法外,是否能够有更多方式方法来形成有效合力降低私拆承重墙行为发生,值得全社会共同努力。毕竟,对受侵害居民的经济赔偿,是无法弥补私拆承重墙行为对他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她购房”走强,启示城市治理开启新视角

光明网评论员:事前阻断私拆承重墙行为更为重要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