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冰
中国经验原本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的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所以将其引入网络文学领域,既是因为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文化输出、文化交流的新渠道,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的新途径,更是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等的相关论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经验既是辨识网络文学独特性的有效术语,又是深研中国网络文学的关键词。那么,何谓网络文学的中国经验,又该如何认识这样一种中国经验书写?
我们认为,网络文学的中国经验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层面指的是中国性的经验,是对网络文学中国模式、中国式书写、中国文化传达等的概括与反映,此为内涵;广义层面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经验,是网络文学在中国产生、发展、传播、接受等相关经验的集合,此为外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媒介革命带来的各种文化的交融共生,再加上对海外动画、漫画、电子游戏等元素的吸收,网络文学的中国性逐渐走向流变与混融。因此,当我们讨论网络文学的中国经验时,不能简单地视之为一成不变的纯粹客观物,而应根据不断出现的文学现象进行必要的厘定和发明。明晰了这一点,通过对代表性文本的细读,笔者发现,网络文学的中国经验书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海外的异质经验。网络文学,因网络而兴,由网络而盛。而网络媒介,起源于西方。海外异质经验书写,从一开始就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底色。各类作品中,西式语言风格、思维方式等屡见不鲜。在玄幻、科幻、游戏等类型小说繁兴时,海外异质经验纷纷被直接拿来,例如“创世”神话、“魔法”文明、“骑士”精神等。除此,从人物命名、角色设定、地图运用等方面也可见一斑。凡此种种,经由一定转化,构成了网络文学中国经验书写的“混杂性”,并产生了《奥术神座》《盘龙》《冒牌大英雄》等一批优秀作品。
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经验。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对生命本质、情爱真谛之追寻,对个人奋斗、英雄史诗之礼赞,对长生久视、寻幽探微之希冀等,无不包含着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诉求,反映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故往往让人共鸣、发人深思。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语言文字有隔,但审美、意蕴是相通的。《星辰变》《斗破苍穹》《我欲封天》等,之所以能够漂洋过海,获得海外读者青睐,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对个人奋斗、血缘亲情、长生修仙等共同经验的呈现与开拓,对以爽感叙事为代表的人类共同审美诉求的主动把握。
三是中国的本土经验。在比较的视野中,本土经验区别于异质经验与共同经验,而是一种特色经验。这种特色经验,可以是对儒释道三家的化用,可以是对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的承袭,可以是对中国传统诗词歌赋、神异志怪等文学资源的调用,也可以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观照。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汲取本土资源、讲好中国故事都是其本质。例如,《诛仙》对道家文化的呈现,《赘婿》对古代小说叙事手法的承袭,《蜗居》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唐砖》对中国梦的营构等,充分证明了本土经验对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
当前,发现和阐释网络文学的中国经验,就是要基于对新时代的研判,在对既有经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写作可能性。具体来说,有效吸纳和转化异质经验,是网络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这并不意味着,按照别人的思维方式来想象生活、讲述故事和传递价值。中国网络文学要想真正走向世界,不能固步自封,也不应妄自菲薄,而要博采众家之长、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共同性的经验创造,为人类精神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