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限购转冷燕郊房子无人问津 3.5万跌至1.5万/平
光明网评论员:房地产市场有了肃杀之气。
昨天(10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一直在房地产市场和城镇化进程中颇具观察意义的燕郊,住宅交易因限购而转冷,“房子1万/平无人问津 部分项目仍宣称买房落户”,“房价跌幅超过六成”,没有“办法”规避限购政策的项目,售楼处冷冷清清。
稍微关注过燕郊在超大城市房地产狂飙中的角色的人,可能都会有今夕何夕之感。因为距北京天安门35公里的直线距离,这个河北小镇在过去十几年中,成了中心城市经济外溢、人口外溢的直接展现。在房价巅峰期,燕郊房价飙升至每平米四万多,数十万北漂每天靠着几条公交、通勤四个小时去北京上班。而现在,不仅燕郊,环京楼市包括大厂、香河都被报道出现“冰点”。
当然也不止于环京楼市。几个月之前就有报道称,同样被称为上海“燕郊”的昆山花桥,因为限购又限贷,“二手房市场出现冰封”;浙江杭州的下沙,同样被当地人吐槽:一说降价,北京看燕郊、杭州看下沙。这些被称为一线城市“后花园”或“后台城市”的地方,随着房地产的涨落,一会被抛向波峰、一会被投入波底。而背后,是其所代表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上“刚需”群体的命运。
“刚需”是一个被房地产赋名的称谓,在房价突进的十几年中,他们被房地产业所倚重,又被房地产业所戏弄,因为一个“刚”字,本身就带着别无选择之意,正来自于卖方市场的刚性。不知是否有人清晰描绘过“刚需”的社会文化特征,但它和另一些近些年在舆论场上能见度很高的群体称谓,比如新城市青年、北漂、准中产等之间,肯定有交叠。
那些在燕郊、花桥、下沙购房,在北京、上海、杭州主城区工作的人,他们是谁?年龄层也许在25-35岁之间;职业也许是新业态、互联网企业或者独立专业人士;日常消费高端化:去星巴克旗舰店,穿轻奢品牌,拿一线品牌入门级的包,而基本生活低端化(相对):在卫星城购房,孩子难以拿到重点学校入门券,老人过着“老漂”生活。这不是一个精准的画像,说实话,对于一个边界本身都模糊的概念,很难有研究给出统计数字或阶层分析,这些特征,其实是来自于十几年来的新闻拼合,和亲历房地产时代的普通人的观感。
在前十几年中,房地产产业的壮大强化了经济的金融性,房子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子,已经有了货币和金融属性。“刚需”群体的成长历程,充分见证了房产所造成的投机式贫富分化,和社会财富围绕房产所进行的剧烈再分配,所以围绕房产的种种努力已经塑造了这些新入局者的生活方式,甚至赋予了“奋斗”以最现实的意义。燕郊及更多一线城市的“燕郊”们,就是这样被新入城市的“刚需”群体们赋予了入门券的意义,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变成了地产为王年代的符号。
从2016年至今,据统计,楼市调控至今已出现5轮升级,仅今年以来出台的大大小小的调控政策,就有115次之多。在严格调控之下,率先经历冰火之变的,可能就是环一线城市的卫星城。而从一线城市溢出到这里的青年人,如果已经买房,要承担投资链条的断裂,或成为事实上的接盘侠;如果准备买房,在有限的预算之下,可能失去了仅能承受起的留在城市边缘置业机会。当“燕郊”们的房子正在流失价值,当北京出台公积金新政,“认房又认贷”“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元,最高120万元”,在燕郊、花桥、下沙冷清的售楼处里看不到的年轻“刚需”们,他们去哪了?他们能够甘心自外于财富分配么,还是已经做好准备,再一次接受房地产对生活方式和生活预期的巨大改变?
说真的,城市该对他们更友好。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洱海治污先铲蒜,也是一种“先停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