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苏州马拉松官方正在调查 专业人士:志愿者也无辜
光明网评论员:11月18日,2018苏州太湖马拉松在雨中开跑。在比赛最后阶段,一段插曲引发热议:在距离终点剩下不到一公里的时候,何引丽与肯尼亚选手向冠军发起争夺,在冲刺过程中,两位志愿者先后在赛道上向中国选手何引丽递国旗。
赛事直播视频显示,第二次何引丽顺势接过国旗后明显被打乱节奏,跑了几步后国旗从手中掉落。这个插曲,导致何引丽被非洲选手拉开距离,惜败5秒获得亚军。赛后,她被质疑将国旗扔在地上,对此何引丽多次致歉,表示“我不是扔的,国旗全部湿透,我的胳膊也僵了,摆臂的时候甩出去了,很抱歉了,忘(望)理解!”
如果没有接连两次被志愿者追着强塞国旗,何引丽是否能够如愿拿到冠军,恐怕很难得出绝对的答案。但是,马拉松最后冲刺阶段,任何一点外部影响,都可能打乱选手的节奏,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常识来讲,突然冒出来的志愿者不管行为初衷是什么,都不乏粗鲁之嫌。
这并非苛责,而是有着明确的专业要求。如媒体报道,根据国际田联手册规定,终点前只允许两名工作人员手持横幅带,等待冠军,连裁判长都不可以踏上赛道。照此规定,最后冲刺阶段,志愿者冲上跑道给选手递国旗,显然就涉嫌违规。据媒体调查,此前很多马拉松比赛中,都能看到中国选手身披国旗通过终点的场景。那么在这件事发生后,相关赛事规定是不是应该拿着“专业”的尺子量一量,别再重复同样的闹剧?展示国旗能不能在选手跑过终点线后再进行?
更耐人寻味的是,何引丽受到的影响从赛中延续到了赛后。不乏有声音针对国旗掉落地上的现象质问何引丽,“成绩难道比国旗更重要?”这个设问看似义正言辞,其实是个伪问题,因为成绩和国旗从来就不是对立的。而这种质问背后的爱国绑架意味,显然比志愿者硬塞国旗的行为更让人心寒。要知道,选手冲过终点线再来展示国旗,丝毫不会影响爱国表达。相反,那些影响到选手正常发挥的形式感和仪式感,才是真正值得质问的。更何况,赛后何引丽已作了澄清和道歉,“我不是扔的,国旗全部湿透,我的胳膊也僵了,摆臂的时候甩出去了,很抱歉了,忘(望)理解!”
在竞技场合表达爱国主题确是赛事仪式感的一部分,但不可不论是非,不讲原则,不遵循赛事本身的专业要求。在此次问题上,一些声音动辄将国旗掉落地上演绎为“不爱国”,无疑就有此之嫌。这不仅无益于赛事举办专业化、人性化程度的提高,更可能让爱国情感的表达变得肤浅和狭隘,沦为一些人随意“上纲上线”,搞道德绑架的工具。而这,实际上是对爱国情感的最大误读。
任何体育赛事,“形式”上的表达都应该让位于体育本身的规律和专业。马拉松赛事中,到底是赛后展示国旗还是要选手拿着国旗冲线,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取舍问题,本质都不影响爱国主题的表达。在这一前提下,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就应该充分尊重选手个人的自由选择,尊重赛事本身的专业性,不能动辄搬出爱国话语来“压人”,混淆是非。这也是体育赛事人性化、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强制禁煤“一刀切”,不能年年重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