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越大,越需要通过休息调整状态。这个简单的道理,基层干部不是不懂,却常常不能。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委副书记、旗长索曙辉,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基层干部职工休假制度执行的建议》,说出了很多基层干部的心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长期以来,基层工作压力大已成为常态,基层干部得不到休整,一些干部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得了抑郁症,这种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方式,显然不可持续,也不符合我们的发展目标。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因工作压力增大,而导致“过劳死”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更凸显了保障基层干部休假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应该看到,带薪休假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落实休假权,是我国宪法宣示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我国《劳动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对于干部休假的问题,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其中对干部职工带薪休假的时长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虽然休假权是法定权利,但落到实处却不容易。有假难休,这几乎已经成为基层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主客观两方面:客观来看,事情多、任务重、压力大、人手缺等问题现实存在,脱贫攻坚、安全生产、污染防治、城镇化建设等各项任务应接不暇。而主观方面来看,一些地方形式主义严重,办事效率低下,任务分配不均衡,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压力。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落实带薪休假政策,把休假权还给基层干部,需要多措并举。首先,基层干部休假不仅是个人事项,更应看成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探索建立“AB岗”等更有弹性的工作制度,还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成果,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尽可能解除基层干部带薪休假的后顾之忧。其次,领导干部应带头休假,并合理安排单位内干部职工休假,形成一种“应休尽休”的制度机制。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把休假权还给基层干部,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样组织才能更有活力,才能走得更远。
【往期回顾】